什么是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涉及不同的治療方法,并且與標準的談話療法有顯著不同。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很多治療專家感覺通過談話找出問題的精神分析法耗費時間太長,往往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實現目標。治療專家重新審視弗洛伊德提出的談話療法,并結合其他人的建議做了修改,主要涉及兩個問題,即患者遭遇的困難,和他們在思想上處理這些困難的方式。

對于許多人來說,生活中的問題會因為思想和對問題的反應方式而變的更加惡化。因此,治療師努力找出針對問題改變行為和思想模式的具體方法。最終目標是幫助病人擺脫消極思想,情感和行為。

最終,這些關于人們如何應對困難的早期認知理論發展成為如今的認知行為療法。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包括大衛·伯恩斯博士在內的很多人開始把認知行為療法應用于治療實踐過程中。

認知行為療法的理論不同于傳統的談話療法,因為它需要病人做大量家庭作業。由于有時間限制,大約用16-18個療程通過談話教給病人掌握實踐。用這種方法治療的人通常要用筆記本紀錄情景,描述情緒反應,并嘗試識別在面對危機時,不真實并且會驅使人產生消極情緒反應或行為的“核心信念”。這種實踐中的一個常用練習本是介意情緒:《通過改變思想方式改變你的感覺》,這是丹尼斯·格林伯格和克里斯汀撰寫的。當然,也有一些治療師喜歡其它練習本。

認知行為療法是基于指令的治療,教給病人在遇到困難時學會批判性思考,以及思想和行為的辯證法。困難情況可以用不同方式定義。在談到家人后恐慌發作的人會評估造成恐慌的想法,以及這些想法的理性,邏輯和真實性。使用介意情緒等練習本,病人能在分析想法前學會給自己的情緒狀態(如恐慌,憤怒和抑郁等)打分,然后在質疑想法后再次打分。他們也會注意驅動反應的重點思想,然后學會質疑這些想法的正確性。

在學會認知行為療法的基本方法后,他們與治療師一起審查作業,通常是每周一次。審核專注于做的功課,并找出能做的更多工作,以便于產生接近更困難情況的思想。最終目標是使用積極的思考方式,忘卻和替代消極情緒,思想和反應。

認知行為療法涉及許多方面,即使熟練掌握評估過去行為或思想技巧的人也有可能使情況變的更糟,難以通過思考或嘗試替代控制這些行為。真正存在抑郁,恐慌癥或雙相情感障礙等心理疾病的人可能還需要額外的藥物支持。認知行為療法本身會產生挫敗感,因為即使用邏輯和質疑思想,也可能難以完全擺脫基于腦化學品的極端消極情緒。

病人與治療師之間相互信任很重要,這一點在開始涉及核心信仰時尤其關鍵,因為這些信念有可能帶出過去的創傷或環境。一些人不愿意評估過去的創傷或核心信念,并且也不愿意做家庭作業,他們很難從行為認知療法獲得滿意的結果。有些時候,治療師會用傳統談話療法與認知行為療法結合應用,首先建立信任關系,然后教給病人重新安排思想的方法。

版權宣告:
作者:Riley.Chou
連結:https://sh100k.com/%e4%bb%80%e4%b9%88%e6%98%af%e8%ae%a4%e7%9f%a5%e8%a1%8c%e4%b8%ba%e7%96%97%e6%b3%95%ef%bc%9f/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