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經紊亂十大症狀 – – 肝血管瘤的症狀

肝血管瘤的症狀(植物神經紊亂十大症狀)
肝血管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臨床上以海綿狀血管瘤最多見,病人多無明顯不適症狀,常在B超檢查或在腹部手術中發現。尚無證據說明其有惡變可能。
肝內血管瘤病因
確切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幾種學說:
1.先天性發育異常
肝血管瘤的發生是先天性肝臟末梢血管畸形所致,在胚胎髮育過程中由於肝血管發育異常,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形成肝血管瘤。
2.激素刺激學說
女性青春期、懷孕、口服避孕藥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長速度加快,認為女性激素可能是血管瘤的一種致病因素。
3.其他學說
有人認為毛細血管組織感染後變形,導致毛細血管擴張,肝組織區域性壞死後血管擴張形成空泡狀,其周圍血管充血擴張;肝內區域性血迴圈停滯,致使血管形成海綿狀擴張。

肝內血管瘤分類

按病理可分為4型:

(1)海綿狀血管瘤最為常見;
(2)硬化性血管瘤;
(3)血管內皮細胞瘤;
(4)毛細血管瘤 。
2.按照腫瘤大小分類:
(1)小血管瘤<5cm; (2)血管瘤5~10cm; (3)巨大血管瘤10~15cm; (4)特大血管瘤>15cm。
這種分類對於制定肝血管瘤的治療方案具有一定的意義。
肝內血管瘤診斷
由於肝血管瘤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所以其診斷主要有賴於各種影像學檢查的結果。X線平片檢查無多大的意義,只有巨型肝血管瘤才會顯示右膈肌抬高,消化道氣體受壓改變,而且無特異性,當腫瘤出現鈣化時才會考慮到肝血管瘤的可能。
肝血管瘤經上述兩項以上影像學檢查有典型表現者即可診斷,無需再做進一步檢查。影像學診斷首選B型超聲,次選MRI、多期螺旋CT或同位素標記紅細胞掃描,大部分病例均能得到確診。肝血管造影不列為常規檢查專案,常作為術前瞭解血管瘤與肝臟血管的解剖關係,或對一些診斷不明的病例,作必要的補充。個別診斷疑難者,可考慮肝細針穿刺或腹腔鏡直視下穿刺活檢。

肝內血管瘤治療
1.手術治療
目前肝血管瘤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血管瘤切除術、血管瘤縫扎術、肝動脈結紮術、微波固化術、射頻治療、肝動脈栓塞術等。對於瀰漫性的肝血管瘤,或者無法切除的巨大血管瘤,如肝功能失代償或合併Kasabach-Merritt綜合徵,也可行肝移植治療。
2.非手術治療
(1)肝動脈栓塞術(TAE) TAE治療肝血管瘤基於肝血管瘤主要由肝動脈供血,栓塞動脈後瘤體內可形成血栓,血栓機化、纖維化使瘤體形成纖維瘤樣結構而達到縮小、硬化血管瘤的目的。
(2)肝血管瘤微波固化術及射頻治療 肝血管瘤微波固化術及射頻治療,微波可轉化為熱能而使周圍組織凝結,使瘤體區域性萎縮、變硬,達到固化腫瘤的目的。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zhi-wu-shen-jing-wen-luan-shi-da-zheng-zhuang-gan-xue-guan/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