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的藥用價值

山茱萸開花早,幾乎與迎春花、山桃花同時開放,而且花期長、花量多而密,開花時滿樹金黃,耀眼奪目。深秋降溫后的溫差大于10℃時,最低溫在5℃左右約3~5天,山茱萸的葉色很快由綠變紫而后變紅,一般可持續10~20天,滿樹紅艷,十分喜人。

入秋果實成熟后,一粒粒紅果綴于綠葉間,猶如紅寶石般晶瑩剔透,惹人喜愛。山茱萸是一種可供春季觀花,秋季觀紅葉和紅果的優良的園林樹種,很有觀賞價值。

山茱萸成熟的果實是常用中藥,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其干燥后的果肉藥用名稱為“棗皮”或“山萸肉”,不僅有藥效,其營養價值也很高。

山茱萸的圖片

山茱萸的基本常識

中文名:山茱萸
別名:藥棗,棗皮,山萸肉(果肉的藥名),仙壽果,山萸果,實棗兒
學名:Cornus officinalis(或Macrocarpinum officinalis)
英文名:Japanese cornel,Japanese cornelian cherry
植物學分類: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植物科屬:山茱萸科(Cornaceae),山茱萸屬(Cornus)
園藝分類: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開花季節:春季開花(先開花后展葉)
花期:3~4月
果期:核果9~10月成熟
花色:花瓣為黃色
葉色:綠色,秋后葉子變紅,葉紅期為10~11月。
果色:成熟時為深紅色

山茱萸的產地及分布

原產于我國,分布于浙江、安徽、河南、陜西、甘肅及長江流域地區,山西有較多人工栽培。為我國特有植物。自然生長于中低山區海拔400~2000米,于陰濕河谷或混交雜木林中及林緣。

山茱萸屬植物共有4種,分布于歐亞及北美溫帶及亞熱帶地區,我國有兩種原產及引種栽培一種,習性與山茱萸近似的有:

川鄂山茱萸(Macrocarpinum chinensis或Cornus chinensis),樹皮色深,為黑褐色,幼枝紫褐色并密被灰色平伏毛。葉下面脈腋為灰色簇毛,側脈僅5~7對。核果長不足1厘米,成熟時顏色深,為紫紅色至黑色。產于河南、陜西、甘肅至兩廣北部。

大果山茱萸(Macrocarpinum mas或Cornus mas),分枝矮呈灌木狀。葉片稍大,下面脈腋簇毛為白色,花序稍大。核果橢圓形,紅色,長1.5~2厘米,直徑1厘米。原產于歐洲,開花稍早。北京、上海均有引種栽培,生長良好,早已開花結實。

以上兩種山茱萸均有藥用價值,但藥效低。

版權宣告:
作者:Riley.Chou
連結:https://sh100k.com/%e5%b1%b1%e8%8c%b1%e8%90%b8%e7%9a%84%e8%8d%af%e7%94%a8%e4%bb%b7%e5%80%bc/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