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采購經理指數(PMI)?

采購經理指數(PMI)是反映制造業以及整個經濟的健康狀況的指標,是經濟監測的先行指標,也是非常重要的信心指數。采購經理指數是通過對來自于不同行業的眾多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統計匯總、編制而成的指數。采購經理指數(PMI)已成為世界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評價指標和世界經濟變化的晴雨表。在制定國家經濟政策、企業經營、金融投資活動方面都有很好的應用價值。

在制造業中,采購經理人負責購買生產貨物所需的材料。當經濟增長勢頭強勁時,產品訂單通常會增加。因此,采購經理人也會增加原材料訂單,以滿足生產所需。如果經濟狀況不佳,那么對產品的需求也會減少。采購經理人能夠很好的定位和衡量制造業活動。而這些都可以通過采購經理指數反映出來,例如PMI大于50,表示采購活躍;低于50,采購緊縮;等于50,保持不變。

采購經理指數是一個綜合指數,按照國際上通用的做法,該指數由以下五個擴散指數加權得出:

訂單=新訂單指數
生產=生產指數
雇員=從業人員指數
配送=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
存貨=主要原材料庫存指數

PMI指數計算公式為:PMI=訂單×30%+生產×25%+雇員×20%+配送×15%+存貨×10%

采購經理指數最初由美國全國采購經理協會于20世紀30年代初期設立,該協會現在被稱為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在國際方面,有其它等同于PMI的采購經理指數,例如加拿大艾維指數。所有這些指標的執行標準是高還是低,其功能都是相同的。此外,還有全球采購經理指數,包括大約30個國家,它們由占全世界制造業產量的80%以上的國家組成。

國外的PMI分為制造業與非制造業。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我國目前先實施制造業PMI。中國制造業CFLP-PMI調查指數以及數據報告于每月第一個工作日發布,時間上大大超前于政府其他部門公布的綜合統計數據。

采購經理指數(PMI)被視為國際通行的經濟監測指標體系。許多國家通常把它與國內生產總值(GDP)、就業指數、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新屋開工/營建指標(與國內固定資產投資指標類似)、匯率、股指等并行,用來分析和預測經濟走勢。PMI已成為政府、銀行、企業、各類金融機構以及財經媒體廣為應用的重要信息之一。金融市場的玩家把PMI作為一種分析工具來使用,幫助自己做出投資決策,這主要是因為采購經理人指數可顯示經濟周期中的重大轉折點。

使用者可根據PMI指數的高低衡量制造業和經濟的健康狀況。如果該指數高于50,意味著制造業和經濟正處于增長階段;如果PMI低于50,但高于43,表明制造業活動正在萎縮,而整個經濟狀況仍然較好;如果PMI低于43,這通常意味著經濟可能已經處于衰退中,或者非常接近。

版權宣告:
作者:Riley.Chou
連結:https://sh100k.com/%e4%bb%80%e4%b9%88%e6%98%af%e9%87%87%e8%b4%ad%e7%bb%8f%e7%90%86%e6%8c%87%e6%95%b0%ef%bc%88pmi%ef%bc%89%ef%bc%9f/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