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胸平時怎麼保養 – – 氣胸的護理

氣胸的護理(氣胸平時怎麼保養)

1、氣胸的定義
氣體進入胸膜腔,造成胸膜腔內積氣狀態稱氣胸。
2、氣胸的分類

創傷性氣胸:由外傷、針刺治療等引起的氣胸稱為創傷性氣胸。
自發性氣胸:因肺部疾病使肺組織及髒層胸膜破裂,或因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皰、細小氣腫泡自發破裂,肺及支氣管內空氣進入胸膜腔,稱為自發性氣胸。

自發性氣胸又分為:

原發性氣胸(特發性氣胸)—指無明確病因可稽,平素身體健康,肺部常規X線檢查末發現明顯病變者所發生的氣胸。
繼發性氣胸—存在各種可能合併氣胸的肺部疾病者所發生的氣胸。

3、病因和發病機制
原發性氣胸:好發於30-40歲、體型瘦長男性。發病機制不清楚,認為系胸膜下肺大皰或微小皰破裂所致,身高和吸菸是兩個獨立的危險因素。
繼發性氣胸:發生機制是在原有肺部疾病的基礎上形成肺氣腫、肺大皰或直接胸膜損傷所致。常見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結核,其次見於支氣管哮喘、肺癌、肺囊性纖維化等。
4、臨床型別
根據胸膜破裂及胸腔內壓力的變化情況可分為:閉合性氣胸、開放性氣胸、張力性氣胸。

閉合性氣胸—氣胸發生後破損的髒層胸膜隨著肺萎陷而閉合,自行封閉,呼氣與吸氣時均無氣體進入胸膜腔。抽氣後壓力下降而不復升。
張力性氣胸—破裂口形成單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氣時活瓣開啟,氣體進入胸膜腔,呼氣時活瓣關閉胸膜腔內氣體不能排出,胸膜腔內壓持續升高,抽氣後壓力暫下降而又很快復升。
開放性氣胸—破裂口較大,吸氣與呼氣時空氣可自由進出胸膜腔,抽氣後壓力無變化。

5、臨床症狀體徵
症狀的輕重與氣胸的型別有關、與肺功能狀態有關、與年齡有關。

無症狀:氣胸量小的原發性氣胸
典型症狀:胸痛、氣短、咳嗽
危重症狀:呼吸、迴圈衰竭
氣胸量小、症狀重:見於COPD

6、影像學評估
對於臨床高度懷疑氣胸,而普通胸部後前位片正常的,應進行胸部側位片或側臥位片。當存在嚴重、複雜的肺大泡或外科性氣腫使胸部X片鑑別困難,或氣胸導管引流後懷疑導管移位的,推薦進行CT掃描。
X片是目前診斷氣胸最經濟、可靠的方法,能顯示肺被壓縮的程度、有無縱隔移位、胸腔積液及胸膜粘連等。典型氣胸的X線為肺臟有一弧形外凸的陰影,陰影以內為壓縮的肺組織、陰影以外為無肺紋理的胸腔氣體。CT診斷氣胸的敏感性明顯高於X片,能發現少量氣胸或包裹性、侷限性氣胸。對於患嚴重肺部疾病、大量肺大泡的患者,CT的診斷優勢更為明顯。其敏感性幾乎達100%。
7、治療

治療目的:促進患側肺復張、消除病因及減少復發。
治療具體措施:保守治療、胸腔排氣、外科手術。
治療原則:排氣緩解症狀、預防和治療併發症、防止和減少復發。

(1)保守治療:包括臥床休息、吸氧、抗感染、抗結核和觀察。
(2)排氣引流:包括胸腔穿刺排氣、胸腔閉式水封瓶引流、胸腔閉式引流+負壓吸引。
(3)外科手術:包括開胸手術、外科藥物胸膜固定術、經腋下小切口開胸術和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等。

對於少量閉合性、症狀輕微的原發性氣胸可以選擇單純觀察治療。對於沒有呼吸困難的少量原發性氣胸(肺邊緣到胸廓的距離小於2cm)可以考慮出院觀察,但要及時門診隨診。離院前必須強調如有呼吸困難進行性加重,應立即直接返回醫院。
症狀輕微的繼發性氣胸大多建議都入院治療,只有對氣胸帶小於1cm或單純肺尖氣胸而無明顯症狀的患者可以採取單純觀察治療。上述情況以外的繼發性氣胸,即使症狀輕微也建議進行積極干預,包括抽氣或閉式引流等。
症狀明顯的氣胸,不管是原發還是繼發性的,建議都入院治療。積極採取干預措施,給予高流量的吸氧(10L/min),高流量吸氧後吸收速度會增加4倍。但對於患有COPD的患者對高濃度氧氣較敏感,應更加註意高流量吸氧的副作用。對於存在呼吸困難的氣胸患者,無論其胸片上氣胸體積是多還是少,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均不能離院。

單純抽氣治療是所有需要進一步處理的原發性氣胸的首選方法。大量的繼發性氣胸,尤其是年齡超過50歲的患者,應充分考慮到單純抽氣治療很難有效和復發可能性高的危險,因此對這部分患者而言,置管引流才是最恰當的初始治療方法。單純抽氣或導管抽氣引流治療控制症狀不佳的患者應進行肋間置管引流術。
治療48小時後效果不佳的氣胸患者(如肺復張不良或持續漏氣),應轉診至呼吸科專科醫生。這類患者通常需要聯合其它引流方式的持續胸腔閉式引流(如加用負壓吸引、調整引流管位置),並請胸外科醫生會診。胸腔閉式引流+負壓吸引不應在安置引流管後立即使用,而應治療48小時後仍有持續漏氣或肺復張不良時才加用。加用負壓吸引的患者應該住進呼吸專科病房,由呼吸科專科醫生和護士治療。
化學胸膜固定術對難於控制的或反覆發作的氣胸有效,只有當患者不願意或無法承受外科手術時才能選擇嘗試,藥物胸膜固定術只能由呼吸科專科醫生來完成。藥物性胸膜固定術後氣胸的復發比例要明顯高於手術治療,其方法是向胸膜腔內滴入一些組織硬化劑,使胸膜發生無菌性炎症而粘連。目前選用的硬化劑推薦有四環素,也可選擇土黴素、美滿黴素。

對於治療後仍持續漏氣或肺復張不良的患者,主管的呼吸科醫生應儘早(3~5天)請胸外科醫生會診。開胸胸膜部分切除術對於難於控制或反覆發作的氣胸來說仍是後期複發率最低的手術方式。微創手術、電視胸腔鏡、胸膜磨損法以及外科滑石粉胸膜固定術也是可以選擇的有效治療方法。
對沒有干預治療出院的患者均應避免空中旅行,直至胸片檢查確定氣胸已完全吸收恢復。所有發生過氣胸的患者均應永久性避免跳水和潛水,除非進行了雙側胸膜切除術。
8、護理
常見的護理問題包括:

氣體交換受損—與疼痛、胸部操作胸廓活動受限或肺萎陷有關;
疼痛—與組織損傷有關。
潛在併發症—肺部或胸腔感染。

護理的目標:

病人能維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呼吸平穩;
病人疼痛得到緩解或控制,自述疼痛減輕;
病人未發生肺部或胸腔感染。

護理措施:
(1)維持有效氣體交換

現場急救;
吸入高濃度氧療法;
人工呼吸機輔助呼吸;
觀察病人生命體徵,呼吸頻率、節律、幅度等,有無氣促、呼吸困難、發紺等缺氧症狀;氣管移位或皮下氣腫有無改善。

(2)減輕疼痛與不適

當病人咳嗽咳痰時,協助或指導病人及家屬用雙手按壓患側胸壁,以減輕咳嗽時疼痛;
遵醫囑用止痛劑。

(3)預防肺部和胸腔感染

密切監測體溫:每4h測一次;
嚴格無菌操作:及時更換引流瓶,避免引流管受壓、不暢;及時更換和保持胸壁傷口敷料清潔、乾燥;協助病人翻身、拍背、咳嗽咳痰、指導其做深呼吸運動;遵醫囑合理用抗菌藥。

(3)胸腔閉式引流護理

壓:水封瓶側導管於水面下3~4cm,使胸腔壓力保持在1~2cmH2O以下。
高:水封瓶應低於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內的水反流入胸腔。
抽氣:每次不超過1000ml,2~3日一次。
拔:置管引流48~72h後,引流瓶中無氣體溢位且顏色變淺、24h引流液量少於50ml、膿液少於10ml,胸片示肺復張良好,病人無呼吸困難或氣促。
水柱:水柱上下波動範圍約4~6cm,若水柱波動過大表明肺不張,若無波動表明引流管不暢或肺已完全擴張;拔管後24h密切觀察病人有無呼吸困難、胸悶。

保持管道密閉,隨時檢查引流裝置是否密封、引流管有無脫落。
用油紗布嚴密包蓋胸腔引流管周圍。
搬運病人或更換引流管時,應雙重夾閉引流管,防止空氣進入。
若引流管連線處脫落或引流瓶損壞,應立即用雙鉗夾閉胸壁引流導管,並更換引流裝置。
若引流管從胸壁滑脫,應立即用手捏閉傷口處皮膚,消毒處理後,用凡士林紗布封閉傷口,並協助醫師理一步處理。
出院:

注意安全,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肋骨骨折病人在3個月後應複查胸部X線檢查,以瞭解骨折癒合情況。
合理休息,加強營養攝入。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qi-xiong-ping-shi-zen-me-bao-yang-qi-xiong-de-hu-li/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