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詩中詞句典故情感題 – 古詩詞中常運用典故表達情感寫出連續性兩句

1.古詩詞中常運用典故表達情感,寫出連續性兩句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託杜鵑。
------ 《 錦瑟 》李商隱
《 錦瑟 》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本詩為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詩題“錦瑟”,既是取首句開頭兩字為題,又含有以琴瑟喻夫婦之義。首聯嘆華年之易逝,思舊而神傷;頷聯借莊生、望帝故事,寫出生離死別的無窮之悲;頸聯是膾炙人口的名句,既追憶忘婦生前的明眸、美色和悲歡離合之情,又隱寫現在已是可望而不可及、幻滅不可復追之痛;尾聯言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才感到無窮悵恨,即在當時已是令人不勝悵惘,語意沉痛之極。
2.古詩常用典故及感情
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法,可以豐富而含蓄地表達有關的內容和思想。
所謂詩詞用典,指的是在寫詩填詞的時候,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為用典。劉勰在《文心雕龍》裡詮釋“用典”,說是“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
即是用來以古比今,以古證今,借古抒懷。用典既要師其意,尚須能於故中求新,更須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跡,所謂“水中著鹽,飲水乃知鹽味”,方為佳作。
當代著名詩人、詩享課堂特聘教授徐晉如先生認為,是否善於用典,是詩詞高手與詩詞愛好者的本質區別。以下,就是常見的110個典故。
作為詩詞寫作者,不可不知。1、投筆《後漢書》載: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
他曾投筆感嘆,要效法傅介子、張騫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後來“投筆”就指棄文從武。
如: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2、長城《南史 檀道濟傳》,檀道濟是南朝宋的大將,權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後來宋文帝藉機殺他時,檀道濟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後來就用“萬里長城”指守邊的將領。如:陸游的《書憤》:“塞上長緘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3、樓蘭《漢書》載;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來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
以後詩人就常用“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 疆域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 無花只有寒。
苗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 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4、折腰《宋書 隱逸傳》載,陶淵明曾作彭澤縣令,因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而棄官歸隱。“折腰”意為躬身拜揖,後來喻指屈身事人,而詩人常反其義用之。
如:李白《夢遊天姥嶺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5、化碧《莊子外物》載,萇弘是周朝的賢臣,無辜獲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殺後,當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來,三年後血變成了碧玉。
後來人們就常用“化碧”形容剛直中正的人為正義事業而蒙冤受屈。
3.【古詩詞中地點的典故或含義詩詞中常常有一些地名、景物名,如望春
常見意象解析登樓、憑欄;多為傳達相思之情,報國之志,.化碧;喻指剛直忠正的人為正義事業而蒙受冤屈辭第;比喻為國忘家爛柯;比喻離家年久飲酒;多傳達豪情;苦悶和鬱郁不得志之情杜鵑啼血;喻指憐苦之事.楊柳;多傳達怨別;懷遠等相思之情落花;多傳達青春逝去,人生無常的深沉喟嘆和哀悉松;梅;菊;多傳達高潔堅貞之志.月;多傳達離愁別恨寂寞思歸之情流水;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衰愁斜陽;(殘陽;落暉;;;)多傳達衰敗;悽苦.蒼涼等情思具體的很多,你可去查,高考報上有很多.平時,你們的老師也可給你們多說一些,學校應該有這些資料的.。
4.高中語文古詩詞賞析題幫我答
您給的分數好少的~這麼多,累死我了
一、
1.在這裡,芙蓉與薜荔,正象徵著人格的美好與芳潔。登城樓而望近處,從所見者中特意拈出芙蓉與薜荔,顯然是它們在暴風雨中的情狀使詩人心靈顫悸。芙蓉出水,何礙於風,而驚風仍要亂颭;薜荔覆牆,雨本難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象徵作者仕途的不順利,官場勾心鬥角的黑暗
2.慨嘆世路艱難,人事變遷,對一同被貶得朋友的思念
二、
1.,“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霜葉滿階紅”,夜來風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還紅似二月花的樹葉,一夜之間就被秋風秋雨無情地掃得飄零滿階,多麼冷酷的大自然啊!從樹木移情到人,從自然想到社會,豈能無感觸!然而“老翁”卻“曉晴寒未起”,對它漫不經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靜淡泊
2.“涼冷三秋夜,安閒一老翁”,詩人用氣候環境給予人的“涼冷”感覺來形容深秋之夜,這就給整首詩抹上了深秋的基調。安閒”二字勾畫出“老翁”喜靜厭動、恬淡寡欲的形象。
窗外秋雨淅瀝,屋內“老翁”安然“睡美”,正說明他心無所虛,具有閒淡的情懷。
三、
1.。"何時了"三字雖問得離奇,實含兩層意蘊:往昔歲月是何時了卻的?劫後之殘生又將何時了卻呢?這表明了他對生命的決絕心態。
2.以水喻愁,抒發作者內心愁苦派遣不開的苦悶之情愁思之無邊無際、無窮無盡、無休無止、無法遏制。
四、
1.,“鳥雀呼晴”,一“呼”字,極為傳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曉窺簷語”,更是鳥雀多情,窺簷而告訴人以新晴之歡,生動而有風致。
2.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 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 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 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 雙照淚痕幹?
五、角度變化
上闋起首兩句點明節令,從高低兩個角度描繪出廖廓蒼茫、衰颯零落的秋景。三、四兩句,從碧天廣野寫到遙接天地的秋水。上闋結尾三句進一步將天、地、山、水透過斜陽、芳草組接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構成一幅極為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圖,一“情”字,更為上闋的寫景轉為下闋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渲染和鋪墊
5.高考語文古詩分析題的答題模組以及萬能答題套路、管連詞語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託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詠物詩;託物寓理,如“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般是哲理詩。 描寫手法主要有:(1)襯托,分正襯和反襯。
正襯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反襯又有以動靜襯,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以聲襯寂,如“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樂景襯哀情,如“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等。
(2)聯想和想像,又叫虛實結合,如“野花留寶靨,碧草見羅裙”。(3)對比。
(4)白描。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
田野無閒田,農夫皆餓死”。 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有:(1)比興。
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物。(2)比喻。
(3)擬人。(4)誇張。
(5)雙關。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此外還有設問、反問、反語等。 答題步驟:(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早 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步驟二)。
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步驟三)。 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特色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
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答題步驟:(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春 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
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 第四種模式 煉字型 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鍊的字的妙處。
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答:同意。
看,在詩中指回望(步驟一)。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
此字讓我們彷彿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驟二)。只一“看”字,就淋漓盡其所有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步驟三)。
第五種模式 一詞領全詩型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2002年高考題)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
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術語再現 表達技巧(手法) 表達技巧主要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和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方式,具體的說,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襯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語皆情語等。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
如唐代謝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上聯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詩意的景色,反襯詩人離愁別恨。 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誇張、互文、通感、雙關、襯托、對比、反語、反覆等 描寫手法:用典、鋪墊、象徵、對比、映襯。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gao-kao-gu-shi-zhong-ci-ju-dian-gu-qing-gan-ti-gu-shi-ci/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