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覺開始,重塑你的世界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老人,患了老年痴呆症。出門如果沒人陪,連家都找不到。

一天,老人吃過午飯自己一個人出門了。

結果一下午都在小區門口的花壇邊繞圈,怎麼都到不了家。

直至兒子下班,才把老人接回來。兒子很內疚,他說:“爸爸,你離家這麼近,怎麼就會不認得回來的路呢?”

老人說:“我一直在回家的路上啊,那裡都是花,很漂亮啊!”

兒子因為父親的狀態感到很痛苦。可是,老人卻一點不覺得痛苦。而且沒看見的人不會覺得痛苦,不瞭解病情的人就算看見了也不會覺得痛苦。

這痛苦從哪裡來?

或許,答案就在《具身認知》這本書中。此書作者有兩位,一位是露特E.施瓦茨,另一位是弗裡德黑爾姆施瓦茨,他們都是擅長應用神經科學和行為經濟學。

此書告訴我們,環繞我們的,塑造了我們。我們如果能主導它們,就能得到想要的改變。

1、是誰造就了現在的你?

不知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說法:剛出生的嬰兒,他的性情脾氣會與第一個看到他的人很像。

小時候聽到這個說法,覺得奇怪,這怎麼可能呢?

但現在我卻有些相信了。

早在出生前,從生命的第20周開始,母體中的胎兒就可以對觸控、聲音等外界刺激作出反應,並且已在學習認識味道並形成偏好。

事實證明,在我們生命的頭4年,我們所處的環境,我們對它的感知,奠定了我們認知發展的基礎。

從我們來到這世上,我們就與外部世界聯絡到了一起,我們就是自身所處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大腦所知道的一切,思想、決策和行動,都源於我們當下和儲存在記憶中的知覺,都來自外部。

我們無法脫離環境來考察人類的心理,我們的思維裝置並非與世隔絕、獨立運作,那些在頭腦中產生的情感和思想,是由身體的知覺決定的,我們的感官猶如一座橋樑,連線了環境和我們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思維過程。

也就是說,身體是我們通往世界的門戶,我們的身體知覺是情緒、思維、行為、決定的前提,心理依賴於身體,身體與環境互動產生認知,這就是知覺心理學中的具身認知。

比如,身體的姿態和面部表情會影響我們的感受和我們對自己的看法。

當我們面露微笑、身姿挺拔、充滿活力地行走或向上伸展雙臂時,我們更容易想起正面的事件。

心理學家從實驗中發現,面部表情不僅能表達感情,而且能強化或引發感情。也就是說啟用面部肌肉,可以將人們置於特定情緒中,可以影響他們的判斷。

所以,有意識地保持面部笑容,真的能讓人開心起來。

但我們頭腦中形成的世界影象並非是我們對周圍事物的簡單臨摹,也不是各種感官刺激的總和。有許多因素,諸如個性、慾望、期望、感覺以及生活環境等都在影響著我們的感知和理解。

2、掩耳盜鈴,不僅僅是故事

1995年4月,一名男子搶劫了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的一家銀行。

這名男子沒有戴面具,在監控錄影中很容易辨認。因此,劫匪很快被逮捕。

當時,他很震驚。

他說:“我臉上塗滿了果汁呀!”

他用檸檬汁擦了擦臉,堅信這樣監控就看不到他的臉了。

看到這個新聞,你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這個劫匪的所做所為不正是與大家熟知的“掩耳盜鈴”中的那個人如出一轍嗎?

看到那個故事,我以為它只是一個故事。但搶劫事件讓我明白,它真的不是僅僅是個故事了。

正如上面說過的,我們的感知不是對現實的真實反映,而是為了糾正和補充我們關於世界的既有觀念,並控制我們的行為。

在身體和心靈的互動中,如果資訊合乎我們的既有的觀念,大腦就可以繼續堅持它對世界的看法。與不斷地重新反思相比,去感知是明顯更節能的辦法。

但這也如同一把雙刃劍,如果大腦不去審視看似熟悉或已經感知的內容,就會發生所謂的認知偏差。

這是因為能力較差的人往往高估自己的技能和知識,卻低估他人的技能和知識。也就是說,一個人越是無能,就越是高估自己,而完全無能的人甚至認識不到自己的無能,他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如同上面的那個劫匪。

這種在先前知識基礎上結合感知得出不正確的判斷、評價和預測,反覆出現的錯誤傾向就是認知偏差。

在認知偏差引導下,我們在購買東西時,也會被假的替代品所引誘。

比如,在星巴克前臺的櫃檯裡,裡面會放一些比較貴的礦泉水,價格大約是二、三十塊的樣子。而星巴克咖啡,便宜的也要這個價格。

如果單獨買一杯這樣的咖啡,會讓人感覺不划算,有些貴。但與旁邊同樣價格的礦泉水比起來,這杯咖啡是不是就沒那麼貴了呢?

這就是認知偏差中的錨定效應。

我們的感官在知覺引導下,成了想法的“修正液”和行為“助推器”。

3、找到自己,改變自己

自從我們出生,我們的知覺被周圍環境所影響,有許多經驗在不知不覺中被儲存到了大腦當中,並不斷地改變,使我們適應現實。

實驗發現,我們的大腦具備一種預測能力,它可與環境交互作用,並具有網路特性,因為大腦具有神經可塑性。透過一定程度的感官訓練,可以幫助我們削弱外部的負面影響,也可以加強某些有益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用實驗證明了這一點。

1968年,羅森塔爾和助手來到了一所鄉村小學,對這裡的學生進行了一個未來發展趨勢的測驗,測驗結束後,他把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給了校方,並叮囑他們要保密,免得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8個月後,上了名單的那部分學生成績普遍有所提高,而且性格更外向,更自信,求知慾也變得更強。

神奇的是,名單上的學生都是隨機選的,羅森塔爾根本沒有去看測試的成績。

這便是自我影響中的暗示的結果。

雖然老師被要求對結果保密,但由於他們知道名單,在有意無意間,他們會對那些學生產生更多關注,更多期待,把“最有發展前途”的信念傳遞給了那些學生,最終這些學生果然變成了這樣的人。

在這裡,學生的知覺是開放的,老師的期待賦予他們全新的意義,改變就這樣發生了。

那麼,如何訓練我們的知覺呢?

杜克大學神經生物學教授勞倫斯卡茨為大腦開發了類似於有氧運動的神經生物學練習。書中透過一整個章節的練習來訓練感官知覺,透過結合不同的感官印象,讓新事物刺激大腦,從而能讓專門處理知覺的大腦區域得到針對性的訓練。

比如,透過練習遮蔽視覺來加強觸覺、嗅覺和聽覺的訓練:閉上雙眼喝酒。

也可以改變你習以為常的生活日常。這不僅有助於你擺脫壞習慣,還能改善你的感知力。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感知自己,瞭解自己,這是自我影響的基礎,也是改變的開始。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cong-zhi-jue-kai-shi-chong-su-ni-de-shi-jie/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