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推薦,讓人又爽又持久的學習方法

一、你的學習為什麼沒有爽點?

在開始說方法之前,我們需要先弄清楚為什麼絕大部分的學習都沒有爽點,甚至搞得人很難受,想必大家對下面這幾個畫面都很熟悉了:

一聽課,就止不住的打哈欠,感覺牆上的鐘好像都靜止了

一打開書,腦子就開始疼,看一個知識點能看半個小時,就是沒記住

一刷題,就忍不住想玩手機,盯一個題盯了十幾分鐘,愣是沒下筆寫

我知道,不是你不想學,而是你根本學不進去。

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一直喜歡的都是快準狠的多巴胺滿足。

比如在管理學中有一個“嗑瓜子”理論。

一旦你開始嗑第一個,你就會接著嗑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最後根本停不下來。

這就是由於我們的大腦得到了及時的成就滿足。

嗑瓜子多簡單啊,只要你張嘴,你就能吃到瓜子肉,學習成本低,技巧難度低,獲得滿足時間段,幾秒鐘就能得到一個瓜子肉,你在潛意識裡非常享受這個滿足感。

我們打遊戲刷TikTok也是一樣的。

每一局遊戲,都有及時反饋:收割了幾個人頭,攻占了幾個防禦塔

每一次簽到,都有及時反饋:又升級了,又有新的禮物了,又學會新技能了

每一次刷TikTok,都有及時反饋:學到了新的梗,看到了新的好玩事物

但學習呢?

大部分的學習方法獲取反饋的時間線太長了,讓我們大腦從開始的興奮轉為了後期的不耐煩和無聊。

一旦大腦對學習產生了這樣的定義,那麼之後只要我們想學習的時候,大腦就會把這個刻板印象拿出來告訴我們:

別學啦,別學啦,這件事太無聊了,我們去打遊戲吧。

你是不是也總是和大腦進行抗爭?如果是,可以雙擊屏幕點個贊,讓我知道一下~

其實,說白了,不是你不喜歡學習,而是大腦形成了刻板印象,好啦,別著急,既然我們已經找到了根本原因,那就是時候對症下藥了。

二、6個又爽又持久的學習方法

1、時間殺手——DDL學習法

先想一想你什麼時候寫作業最快?

絕對是:

當你突然被告知下節課要收的時候。

那會兒恨不得左右手一起寫。

人效率最高的時候,永遠是離DDL還有一步之遙的地方。

DDL,全稱Deadline,,也就是截止期,拖延症的天敵。

大學的期末週,一周學完一學期的內容,完全是小意思,(酸)爽到起飛好嗎。

雖然我們當死線戰士都是自作自受,但是這個思路還是可以藉鑑一下,放到平時的學習中。

我們之所以效率唰的提高,不再拖延,都是因為DDL給我們的緊張感,為完不成任務感到害怕,就沒心思拖延了。

比如說,掐表做一套題,因為有倒計時的存在,我們會在潛意識裡充滿緊迫感,緊迫感讓我們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只想在規定時間內趕緊完成。

同理,我們平常的學習中,也可以給自己定個時。

要寫一篇文章,定好3個小時的表放在顯眼的位置。

今天有很多任務,給每個任務分配好時間,在手機上設好鬧鐘提醒。

2、從大神到小白——下樓學習法

來來來!突擊檢查!打開你手機裡的收藏夾,如果沒有「xxx自學基礎教程」「xx天,小白自學也能變大神」這種帖子和視頻,我管你叫爸爸。

真的,世界上最難的事除了減肥,就是自學

沒有人手把手指導,也沒有人監督,自學絕對是意志力最頑強的絆腳石。

連付費的都有老多人堅持不下來,更別提免費教程了。其實學習任何技能,都像爬樓,從基礎開始學,就是從一樓開始爬起。

前幾層當然很輕鬆啦,但是越往上越累,越不想爬,就想停下來歇歇。然後歇著歇著,就忘記爬樓這回事了。

那我們不如轉變一下思路,把上樓變成下樓——從大神開始學起,慢慢變成小白。

說來也巧,這個方法是我高考完的暑假自學琵琶偶然發現的。

高考完也閒得很,買了把二手的琵琶,就想自己學著玩玩。

一開始,我是真的抱著玩玩的心的,所以也沒從第一頁學起,直接翻到了《十面埋伏》。

當然,啥都彈不出來。

但這刺激到了我,嘿,我就不信了,我一定要把《十面埋伏》彈出來。

於是我開始對著《十面》的譜子認十二平均律,學定弦法、指法,把譜子里里外外扒了個遍,查書、看教程視頻,直到把最基礎的弄懂。

雖然聽起來磕磕巴巴,但是最後我至少能把《十面埋伏》整個彈下來了。

這還不是最讓我驚喜的,更驚喜的是,我發現比《十面》難的曲子,我竟然也能彈個八九不離十,比它簡單的彈起來還很流暢。

我悟了。

從此以後自學都是用這個方法,PS、板繪、法語等等,都是用這個方法學的,你別說,學的還挺不錯。

「下樓學習法」的底層邏輯給你們放這了:

① 找一個很難,但是你很想學的高階作品

② 盡最大努力把它學會,不追求完美

③ 再學更簡單的低階內容,把基礎紮實

3、把知識變成模型——達芬奇筆記法

求求你了,別再一條條地抄公式、抄定理了,抄滿一個大開本,考試的時候該不會的,還是不會。

理科和文科不一樣,理科的東西是從實踐得來,又應用回實踐的。抄課本上的定理,複製老師的板書,說不定還不如做出一道題學會的多。

但是光做題,也不能夠幫我們完全掌握一個知識點,還是需要歸納整理到筆記上。

如何做出有效的筆記,我們也許可以跟達芬奇學學。

達芬奇有多牛逼不用我多說了吧,繪畫、植物、地理、建築、人體、解剖都有所涉獵,有的領域還很有成就,他的筆記也很令人驚嘆。

圖文結合解釋達芬奇的思考,讓知識更加立體,和實踐緊緊結合在一起,這同時也是學習現代理科的底層邏輯。

但你說我平時記筆記,也畫圖啊,老師講的模型我都畫下來了呀。

可你畫下來的這些圖和模型,是你的東西嗎?或者說,在你複製粘貼之前,你有思考過嗎?

不把它們嚼碎就急著往下嚥,只會卡在嗓子眼。

一句話:用別人的知識,畫自己的圖。

比如說,物理必修一最基礎的加速度實驗,那個跑上來跑下去的煩人小車。

① 把課本上的基礎內容完全理解消化,最好做到能給別人也講明白的程度

② 做所有你能找到的、和這個知識點相關的題,題型越多越好

③ 把這個知識點所有的出題姿勢總結出來,內化成自己的東西,畫出只屬於你的「小車模型」

有時候不是我們學不好,而是我們的方法沒掌握好,只有有了正確的方法,才能夠效率極快的掌握各個領域的知識。

4、讓腦子急速運轉——動態閱讀法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人的閱讀都是「靜態閱讀」。

什麼是「靜態閱讀」?

讀得太快,快到來不及思考,只是眼睛掃過一遍,並沒有看進腦子裡。

這也不能怪我們,現在每天接受的信息那麼多,如果不提高消化速度,就很影響效率。

但是這樣長久下去,就會變成我們長期的閱讀習慣,讀什麼都很快,但也什麼都讀不進去。

要是碰到什麼需要精細閱讀的文獻或者文章,簡直就是一種折磨,讀一遍發現根本沒讀進去,就一遍遍讀。

對於有效率的精讀,「靜態閱讀」是背道而馳的,我們必須把「靜態閱讀」變成「動態閱讀」。

那什麼是「動態閱讀」?

不僅眼睛和手上是動著的,腦子也要跟著動。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精細閱讀的效率要點不在時間,一味求快只會降低效率,重點在能不能讀進去。只有腦子是動著的,效率才是在提高的。

動態閱讀」操作起來也很簡單:

① 分塊閱讀,讀完一個部分不要著急往下讀,思考這一部分的大意,總結出來

② 總結、標註、讀後感都寫下來,一定要動手寫,只有寫過的東西才有記憶

③ 防止自己讀得太快,可以拿著尺子比著一行行讀,或者拿紙遮住後面的部分

5、打造全局意識——思維樹背書法

期末週要背下好幾本專業書,個中的酸爽應該有不少人體驗過。

平時在課上沖浪,期末變背書機器。

我大學時期末背得最狠的時候,室友說我晚上說夢話都在背毛概。

但是我背起來是有方法的,我是按照思維導圖背的。

你可能會說,啊,我也做思維導圖,感覺啥用都沒有啊!

當然了,從第一章開始抄,抄著抄著你就抄不完了。

這是思維導圖的嚴重誤區,思維導圖的重點不在「全」,而是在「導」上。

很多人做思維導圖沒有全書意識,只是在把書上的東西,按照目錄挪到筆記本上。圖上的東西倒是很全,但是關聯性很弱,沒有導向性。

這樣做出來的思維導圖真的讓人毫無背誦慾望,就算有,背著背著也沒了。

好背的思維導圖,就像一棵樹,樹幹、樹枝、樹葉,它們之間脈絡清晰。

比如說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思維樹。

樹幹:總目錄

樹枝:分目錄

樹葉:知識點

在做思維樹的時候,一定要一級一級的做:

先做整體的樹幹,再做全部的樹枝,最後填上所有的樹葉。

最好不要一個樹幹—一條樹枝—一片樹葉,然後又是一個樹幹—一條樹枝—一片樹葉,這樣單線的做法太零散,會破壞我們的全書意識。

背誦的時候也是,一層一層地背,而不是一條線一條線地背。

當你對一本書的脈絡清晰了,再去背細枝末節的知識點也能記得更牢,而不是零零散散,用到的時候想不起來。

就像你想要了解一個知識點時,你可以先從一個高濃度的精華視頻中先提取重點,例如視聽結合的TED演講,裡面就有非常多精華的知識點,幫你梳理好脈絡。

6、把大腦當做草稿紙——照相機記憶法

你知道,擅長心算的人是怎麼做到在短短幾秒,就能算出千位數的四則運算的嗎?

他們在腦子裡運算的時候,不是像我們“個位6,進1,十進4”這種文字的記錄,而是直接在腦子裡列豎式,打草稿。他們看到的是動態的畫面。

簡單來說,他們直接把大腦當草稿紙,有一隻看不見的筆在運算。

這其實是在調動右腦的圖像記憶,不過心算高手玩兒的是動圖。

比如北大還行撒貝寧,堪稱「人形照相機」,大學的時候最擅長背書,就和照相機似的,咔嚓一下,就記住了。

比起文字,人都對圖像更為敏感,就像我們對帶圖的朋友圈更感興趣。

有的人天生右腦發達,更擅長圖像記憶,右腦是形象腦,專門處理圖片。

但「照相機記憶」也可以後天培養。

① 在腦中再現圖片

可以從簡單的圖片練起,看過之後就閉上眼,在腦中把這張圖片簡單描繪出來,直到腦中的描繪和真實圖片一模一樣。

② 在腦中再現文字

這個可能會有點困難,我們要在腦中再現文字的形,而不是一個字這麼簡單。可以從簡單的字符開始練起,然後是詞語,再是短句、長句,直到能在腦中「看」到文字。

如果只是用來背課文,能做到在腦中再現字符就很OK了。

有一說一,這樣背起東西來真的很爽。

最後我們再來總結一下:

不是你不喜歡學習,也不是你學不好,而是你的大腦形成了刻板印象,覺得你沒有帶給它及時的刺激感。

這6個方法就是不斷的讓你及時給到大腦反饋,讓它一點點改變刻板印象,和你站在同一條線上。

就像你現在看到的這個回答,如果你只是機械的看完滑走,那麼你的大腦就沒有滿足,再次形成刻板印象,那如果你看到這裡雙擊屏幕點了個贊,大腦就會得到及時的反饋,把方法裝了進去,刻板印象就已經開始改變了。

你還在猶豫什麼呢?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e5%bc%b7%e7%83%88%e6%8e%a8%e8%96%a6%e8%ae%93%e4%ba%ba%e5%8f%88%e7%88%bd%e5%8f%88%e6%8c%81%e4%b9%85%e7%9a%84%e5%ad%b8%e7%bf%92%e6%96%b9%e6%b3%95/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