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行為療法的應用-能治療哪些心理疾病?
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種用于糾正情緒,認知和行為方式失衡的治療措施。其目的是重新調整患者的所有功能和觀點,以便于在行為和態度上產生積極變化。認知行為療法能通過不同方法給遭遇不同心理疾病和失眠等問題的人帶來幫助。
對很多人來說,認知行為療法是有效應對和克服焦慮癥的重要方法。焦慮癥和恐慌癥使人難以正常參與活動,并會回避容易誘發這些癥狀的地方。其結果是這些人會發展成恐慌癥或居家不出。
認知行為療法能幫助焦慮癥患者避免對以往喜歡去的地方或做的事情變的害怕。這通常是通過讓病人逐漸暴露于誘發恐慌發作的刺激物,并讓他們認識到這種體驗并不像原先想象的那么可怕,從而達到治療效果的。經過一段時間的長期接觸刺激物后,患者會逐漸改變認知并學會在不擔心恐慌發作的情況下正常行為。
認知行為療法也對某些類型的抑郁癥有療效。和焦慮一樣,該策略也是通過讓病人逐漸增加對周圍世界的重新認識,糾正現有的冷漠和不快樂。在能夠從以往喜歡的事情獲得快感后,應對抑郁的原因并恢復情緒平衡就會更容易一些。
強迫癥也可以用行為認知療法治療。同樣涉及逐漸緩慢的讓患者改變與特定事情的關聯性,目的是讓人逐漸對導致強迫行為的環境或行動降低擔憂度。
甚至一些失眠的人也能從應用認知行為療法得到幫助。它能幫助失眠者重新編排思想模式,使人對入睡的擔心降低到最低點,讓患者最大程度的放松。在治療過程中,能讓人的思想對入睡有信心,而不是擔心失眠。
認知行為療法不是一種快速解決方案。很多時候,這種治療需要幾周到數年時間才能獲得滿意結果。然而,用認知行為療法與其它治療結合應用(如藥物或草藥等),對應對一些特定疾病癥狀很有幫助。雖然可以自己使用認知行為療法,但通常建議在心理醫生幫助下開始治療。
版權宣告:
作者:Riley.Chou
連結:https://sh100k.com/%e8%ae%a4%e7%9f%a5%e8%a1%8c%e4%b8%ba%e7%96%97%e6%b3%95%e7%9a%84%e5%ba%94%e7%94%a8-%e8%83%bd%e6%b2%bb%e7%96%97%e5%93%aa%e4%ba%9b%e5%bf%83%e7%90%86%e7%96%be%e7%97%85%ef%bc%9f/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