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恨水的《紙醉金迷》判斷中國房地產價格的漲跌趨勢

張恨水是我最喜歡的民國作家之一,此外還包括老舍、錢鐘書和沈從文等,他們的作品都具有一種正義知識分子的人格魅力和精神。眾所周知,張恨水以寫言情小說而聞名,是很會講故事的人。但《紙醉金迷》是個例外,是相對較嚴肅的文學作品,講述的是抗戰時期的大后方–重慶的市井生活,其中就涉及許多金融知識。

在《紙醉金迷》里,貫穿整個故事情節的一樣東西就是“黃金券”,是官方財政發行的金融產品,可以在到期后用此券兌換實物黃金。由于當時包括重慶在內的大后方貨幣迅速貶值,黃金券迅速成為人們的投資保值產品。在官方媒體和小道消息的推波助瀾下,黃金券的市場價值大幅度上漲,而且總是給人以未來不斷上漲的預期。于是,上到有錢人,下到普通職員和下層傭人,都以各種方式購買黃金券。有門路的直接從政府購買,但數量有限,其他人只能通過轉手獲得加價的券。和如今的房地產一樣,不用干活,只通過倒賣此券就可以賺錢,甚至暴富。

當時整個重慶的人都癡迷于此,街頭巷尾,人們最經常議論的事情也是黃金券。說到這里,大家是否看出,這黃金券和如今的房地產有些相似?黃金券的發行量和價格在國民政府的調控打壓下,很快的將市場上的閑散資金回籠,這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通貨膨脹壓力。但是和任何事情一樣,沒有只漲不跌的東西。隨著抗日戰爭的接近尾聲,黃金券的命運也出現了轉折。最終,在政府的操作下腰斬價值,讓那些夢想一夜暴富的人夢醒,尤其是通過高杠桿貸款購買黃金券的人,輸得最慘。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到今日,以完成了幫助政府投放貨幣,刺激經濟發展的使命,該回歸其居住本質了。與西方純粹的市場經濟相比,中國還有差距,因此注定不會采用通過惡性通貨膨脹修復過熱經濟的方式。為了社會穩定,唯一的可能就是通貨緊縮,雖然大家都不好過,但總能讓普通民眾吃上飯。

回顧歷史,總會發現,很多事情都驚人的相似,因為我們終歸是人,具有人性特點。即使物質文明再怎么高度發展,人所具有的動物性是不會改變的。

版權宣告:
作者:Riley.Chou
連結:https://sh100k.com/%e4%bb%8e%e5%bc%a0%e6%81%a8%e6%b0%b4%e7%9a%84%e3%80%8a%e7%ba%b8%e9%86%89%e9%87%91%e8%bf%b7%e3%80%8b%e5%88%a4%e6%96%ad%e4%b8%ad%e5%9b%bd%e6%88%bf%e5%9c%b0%e4%ba%a7%e4%bb%b7%e6%a0%bc%e7%9a%84%e6%b6%a8/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