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幸福快樂能維持多長時間?
人只能維持一段時間的幸福感,然后就會轉變回基本狀態(有時也被叫做享樂設定點)。每個人的享樂點都是不同的,因為有些人天性樂觀,有些人則更悲觀一些。重復危機會壓低人的自然享樂點,但即使經歷過極端困苦或極端幸福,人們通常都會返回相同的設定點。
幸福的意義在最近幾年實際上發生了很大變化。例如,在荷馬文學時代,幸福的概念就是純粹的好運。它在古典時代是美德,而啟蒙運動時期,幸福就是愉快。
盡管個人滿足感會隨著收入增加而提高一些,但唯物主義理論對幸福的影響實際上非常消極。研究發現,贊同“我買東西僅僅是因為想要它們”觀點的人更傾向于偏執,抑郁,自戀,并且對生活的滿意度不如其他人。
有意識的嘗試快樂往往會適得其反。一篇發表在國外心理學雜志的文章介紹了一個有趣的試驗。參與試驗的人被要求閱讀一篇如何快樂的文章,并照著做,最后看是否有效。結果發現遵照技巧做的人感覺更抑郁,因為他們過分專注于情緒,而不是讓其自然快樂,并且在沒有獲得期望的快樂時感覺會更差。
版權宣告:
作者:Riley.Chou
連結:https://sh100k.com/%e4%ba%ba%e7%b1%bb%e7%9a%84%e5%b9%b8%e7%a6%8f%e5%bf%ab%e4%b9%90%e8%83%bd%e7%bb%b4%e6%8c%81%e5%a4%9a%e9%95%bf%e6%97%b6%e9%97%b4%ef%bc%9f/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