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第十章,高潮迭起,喬伊斯的場景描寫
從二十世紀初開始,現代小說家更多采用簡潔洗練的場景描寫;特點是盡可能只用名詞和動詞,并用比喻代替形容詞;重點強調的是避免副詞和形容詞,除非能加強效果。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生活節奏加快了。忙碌的人們沒工夫看詞藻華麗,沒多少實際內容的抒情散文。
《尤利西斯》第十章是本書的一個次高潮,最后一章摩莉的意識流應該是整部小說的最高潮。喬伊斯在這一章采用了極為簡潔的場景描寫方式,通過巧妙的同步結構,將都柏林形形色色的五十名市民在下午三點左右,各自忙碌的場面記錄了下來。這是我從未見過的寫法,大開眼界。
可以把這一章視為獨立結構。開篇是以康米神父邁下住宅臺階,步行穿過幾個街區,在紐科門橋搭乘駛往郊外的電車開始的。他在豪斯路下了車,繼續步行到位于鄉下的一座教堂辦事。在路上,他遇到一個拄著雙拐,沿街乞討的殘疾士兵;神父沒有錢給他,就用祝福代替。康米神父看到一群從教會學校放學回家的低年級學生。他曾經任過校長,便讓個頭最小的孩子到馬路對面的郵箱里投遞了一封信。他喜歡這些小孩,喚起了諸多回憶。
康米神父在路上遇到好幾個熟人,也聯想起許多事兒,都被喬伊斯記錄下來了,并且抽空插入了幾條同步標記。下面是其中一條:
“一個漲紅了臉的小伙子從籬笆縫隙間鉆了出來。跟著又鉆出一個年輕姑娘,手里握著一束搖曳不停的野雛菊。小伙子突然舉帽行了個禮,年輕姑娘趕忙彎下腰去,緩慢仔細地將巴在她那輕飄飄的裙子上的一截小樹枝摘掉。(這一段在后面其他場景被當做背景再次出現)
康米神父莊重地祝福了他們倆,然后翻開薄薄的一頁《圣教日課》,繼續邊走邊誦。”
第十章分為十九個部分,描述不同的人在做不同的事兒。無一例外,每一部分都有前后呼應的同步標記,將整章的故事情節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故事高潮是最后一部分,愛爾蘭總督夫婦二人及隨行人員,乘坐兩輛馬車,由騎兵侍衛前呼后擁,穿城而過,去參加默塞爾醫院慈善義賣會的場景組成。一路上,有許多見到總督車隊的人駐足敬禮,但也有人面無表情,不以為然。總督時不時地向路人還禮,表現的溫文爾雅,受人尊重。
版權宣告:
作者:Riley.Chou
連結:https://sh100k.com/%e3%80%8a%e5%b0%a4%e5%88%a9%e8%a5%bf%e6%96%af%e3%80%8b%e7%ac%ac%e5%8d%81%e7%ab%a0%ef%bc%8c%e9%ab%98%e6%bd%ae%e8%bf%ad%e8%b5%b7%ef%bc%8c%e4%b9%94%e4%bc%8a%e6%96%af%e7%9a%84%e5%9c%ba%e6%99%af%e6%8f%8f/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