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草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金魚草的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葉枯病
又叫枯萎病或灰斑病,是金魚草生長期內最常見的一種病害,主要危害金魚草的莖和葉,嚴重時會引起植株枯萎死亡。葉片上的病斑多發生在葉尖和葉緣,開始為水漬狀、淡綠色斑點,后來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的大斑塊,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暗褐色,中央有褐色不規則的輪紋,表面散生小黑點。
嫩葉染病后扭曲成畸形,嚴重時葉片皺縮枯死,懸掛在莖上而不落。葉柄病斑呈長條形,可蔓延至莖部,莖部病斑呈水漬狀,暗綠色稍凹陷,邊緣黑褐色或淺紫色,中央灰白色,病部常發生開裂,上面著生許多小黑點。在多汁的嫩莖上,病斑擴展迅速,幾天內即可環切莖部,造成上部枯萎死亡,死亡的表皮緊貼于莖上,著生許多小黑點,密集排列成同心輪紋狀。若幼苗的莖部受害,則會引起幼苗倒伏。
該病是一種由金魚草葉點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該菌主要在寄主的殘體組織內和種子上存活越冬,通過澆水或雨水飛濺傳播。降雨和潮濕條件下,有利于病害發生;植株生長衰弱,也有利于病菌侵染和寄生。露地栽培的金魚草,常于6~7月份發病。
防治方法:及時清除病葉、病株;生長末期清除病株殘體并集中燒毀,減少侵染源;盡量避免從植株的上方澆水,以減少葉面濕度和水滴飛濺傳播病害;保持植株間的通風和降濕,同時將溫室溫度控制在16℃以下,可減少病害的發生;播種前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2%~0.3%拌種,或用苯來特1000倍液浸種10~15分鐘,可以防止幼苗倒伏;開花前可用代森鋅5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疫病
是對金魚草危害較為嚴重和普遍的病害,世界各地均有發生。該病寄主范圍較為廣泛,多發生在幼苗定植后的植株上。主要危害金魚草的莖和根部,在嫩莖或莖基部和根部出現水漬狀、暗綠色至淺黃色斑塊,最后發展成褐色至黑色并腐爛。病斑常常環切莖部或從病部折斷。在莖和根的病部表面,有時可看到白色的絹絲狀物,此為病原菌的菌體。
該病是由惡疫霉菌侵染引起的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常隨寄主的病殘體在土壤中存活、越冬,通過染病的土壤、雨水和灌溉水傳播蔓延,植株上的病菌可借助風雨傳播。該病在連作地以及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發生較多。
防治方法:選擇排水良好,地勢高燥的土地種植金魚草,或采用高床種植;灌水不宜過多,也不易漫浸,最好采用滴灌和滲灌;栽植密度不宜過大,應保持通風以降低濕度;發病嚴重的土地應避免連作,最好選用非寄主植物輪作;盆栽土壤可進行換土;用無病土壤育苗或作盆栽土;及時清除病株殘體和種植地周邊的雜草,減少侵染源,降低發病率;用8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25%甲霜靈(瑞毒霉)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針對發病部位),或澆灌有病株的土壤,效果良好;也可噴灑1%波爾多液或0.1%~0.2%的硫酸銅液防治。
銹病
是危害庭園和溫室栽培的金魚草最嚴重的病害。此病危害金魚草的葉、嫩莖和花,受害后的花朵變小,葉片枯黃。被侵染的葉片背面產生圓形或橢圓形的褐色小皰斑,周圍的葉肉組織變為淡黃色。小皰斑破裂后散發出褐色的粉末,后期逐漸變成黑色。
發病嚴重時,葉片布滿銹色斑點,花期提前,但花朵很小。病原菌在病落葉及病株殘體內越冬,翌年當環境條件適宜時,借助風雨或昆蟲進行傳播危害。
防治方法:選擇排水良好、通風透光的地段種植金魚草,株間保持足夠的距離;發病初期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0.1%~0.2%硫酸銅液噴霧防治。
蟲害
危害金魚草的主要蟲害有蚜蟲和葉螨。前者用50%敵敵畏800~1000倍液噴灑或用煙草泡的水,每7~10天噴一次。后者用齊螨素4000倍液或0.1~0.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其它殺螨劑噴殺。
版權宣告:
作者:Riley.Chou
連結:https://sh100k.com/%e9%87%91%e9%b1%bc%e8%8d%89%e7%9a%84%e7%97%85%e8%99%ab%e5%ae%b3%e9%98%b2%e6%b2%bb%e6%8a%80%e6%9c%af/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