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誡子書原文及翻譯註釋句句都是座右銘

古代家訓大多凝結了作者的人生經歷、人生閱歷和學術思想,不僅使其子孫受益,對今天的閱讀也有很多借鑑意義。
三國蜀漢宰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的化身”。他的《勸誡書》也可謂是充滿智慧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傑作。《諫書》是他8歲的兒子諸葛瞻去世前寫給兒子的家書,成為後世學生修身養性的名作。
諸葛亮
諸葛亮(181-234年10月8日),名孔明,臥龍(又名龍符),漢族,楊度琅琊人,徐州(今山東臨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宰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代表散文作品有《為人師表》、《勸誡書》等。曾母牛、鄧等。發明了弩,並對弩進行了改進,稱為諸葛連弩,可以同時發射一弩十箭。
《諫書》原文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修身。沒有沉默就沒有野心,沒有沉默就沒有距離。老公學的時候一定要安靜,一定要學。他不學不行,沒有志氣也學不行。慢不能激勵,急不能治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意義與天,然後變得枯萎和墮落,許多不滿足的世界,悲傷保持可憐的魯,將會發生什麼!
翻譯
君子的行為,從安靜提高自己的修養,培養自己的品德節儉。不安靜就無法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排除外界干擾就無法實現自己的遠大目標。學習必須專注,天賦來源於學習。所以,一個人不讀書就不能增長自己的能力,一個人沒有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有所成就。放縱提不起精神,急躁和冒險培養不出氣質。時光飛逝,意志隨著歲月流逝。最終都是凋零散落。他們大多不接觸世界,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在自己貧窮的家裡。這時候,他們怎麼能及時後悔呢?

辨別和欣賞
《勸誡書》的主要目的是鼓勵兒子好好學習,下定決心,培養他的修養要從冷漠和寧靜中努力,要避免懶惰和急躁。總結做人和治學的經驗,重在一個“靜”字,而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形成鮮明對比。
在《勸誡書》中,諸葛亮教導兒子要“自律”和“安靜”,鼓勵兒子努力學習,激勵自己,在沉默和寧靜中努力修身。他說:“一個丈夫必須安靜地學習,才能學會。如果他不學習,他就不能廣泛地學習。如果他沒有決心,他就學不會。”意思是說,如果你不穩定,不愛說話,你就不可能為了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而長期努力學習。如果你想學習真正的知識,你必須讓你的身心平靜地學習和討論。人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努力學習,就不能成長和發展自己的才能;沒有堅定的意志,你就不能在學業上取得成功。諸葛亮教導他的兒子要避免浮躁和行為荒謬。在信的後半部分,他以慈父的口吻諄諄教導兒子:少年強則不努力,年老則傷心。這看似只是老生常談,卻是一位慈愛的父親教給兒子的。每一句話都是他心中的真心話,是他一生的總結,所以特別珍惜。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zhu-ge-liang-jie-zi-shu-yuan-wen-ji-fan-yi-zhu-shi-ju-ju/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