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起源的作者是誰 – – 物種起源這本鉅著是如何被寫出來的

進化論想必大家已經是非常熟悉的了,也經常能聽到,那對於達爾文這位歷史偉人大家有多少了解呢。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達爾文的故事,以及他是如何寫出《物種起源》這本鉅著的。
達爾文和大多數人一樣,也曾被父母安排做過不喜歡的工作,最終他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歷經千辛萬苦花了22年時間完成《物種起源》。
這個偉大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並不容易,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你應該深刻地問自己是否能堅持下去。

1859年11月24日,英國倫敦市民突然湧向一家書店,爭相購買一本新出版的書,這本書的第一版在上市當天就賣完了。
這本轟動一時的新書是《物種起源》,它的作者是英國希羅普郡出生的達爾文。

當達爾文還是一個看似平庸的中學生,他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無所事事的紈絝子弟。
他的父親曾指責他說:除了打獵、玩狗和抓老鼠,其他什麼也不會,你將是整個家庭的恥辱。
為了讓達爾文儘快走上正軌,他的父親讓他提前兩年從寄宿學校輟學,和哥哥一起去愛丁堡大學學醫。
當時英國最好的醫學院是愛丁堡大學,達爾文的祖父和父親都在那裡學習,後來都成了名醫。

達爾文的父親指望他延續家族傳統,不幸的是,達爾文對醫學不感興趣,他更喜歡幫助大學博物館收集植物標本,並跟隨動物學教授研究海洋無脊椎動物。
兩年後,達爾文的父親終於明白他沒辦法讓達爾文子承父業,於是他讓達爾文進入劍橋大學學習神學。
但是達爾文還是花了大部分時間聽自然科學講座,自學了很多自然科學書籍,熱衷於收集甲蟲或動植物標本,對神秘的自然充滿興趣。

1831年,達爾文畢業於劍橋大學,他放棄了高等教育的牧師職業,仍然熱衷於自然科學研究,並夢想有機會在熱帶地區進行博物學研究,出乎意料的是,這個機會很快就到來了。
他從威爾士回來,收到劍橋大學植物學教授亨斯樓的一封信,要求他儘快申請成為“貝格爾號”的博物學家。
當時,英國海軍計劃派“貝格爾號”到南美進行海洋調查,貝格爾號船長擔心旅途中的孤獨,所以他希望旅途中能有一位博物學家一起出海。
正是因為這個偶然的機會,達爾文自費搭船,開始了改變命運的事業之旅。

他們於1831年12月27日起航,繞地球一圈,在五年的旅程中,達爾文沿途調查了地質、植物和動物,收集了無數的標本運輸回到英國,在他還沒有回到英國之前就已經在科學界出名了。
有一次,在阿根廷中部東海岸附近的一個小平原的斷層中,達爾文發現了許多古代陸生動物的化石,經過幾小時的挖掘,他終於挖出了一塊巨大的動物頭骨。
一年後,達爾文再次來到這裡,發現了更多巨大的動物化石,經過初步鑑定,他將化石送回英國,經英國動物學家歐文的篩選,其中4塊化石是距今約3000萬年的樹獺科動物化石,類似於仍生活在南美的樹獺,是一種貧齒目四足獸。

從化石的角度來看,這種動物的骨殼就像現代動物的背甲,還有一個巨大的箭齒獸化石,身體的各個部位與幾種現代動物非常相似
它有一個像大象的軀幹,兔子的牙齒,海牛的眼睛、鼻子和耳朵。
達爾文對此感到驚訝,它竟然可以混合不同結構部位在箭齒獸身體上,這是一件多麼奇怪的事情。
因此,達爾文對於聖經中的一句話產生了懷疑,“一切生物都是由上帝創造出來的”。

於是他開始探究地球上新的生物第一次出現和進化的這個問題,此時,達爾文腦海中總結了許多問題,他在南美洲的大量調查和觀察逐漸奠定了進化論的基礎。
1836年10月2日,達爾文結束了旅行,回到了家鄉。
這五年的見識,讓達爾文從一個正統的基督徒變成了無神論者,從那以後,他開始整理資料,思考生物的起源,深入實踐,為他的生物進化理論找到依據。
1859年11月,達爾文經過20多年的研究,創作的科學鉅著《物種起源》,終於出版了。

在這本書中,達爾文提出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震驚的論斷,各種各樣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創造的,生命只有一個祖先,因為生命都是起源於原始細胞的開始。
生物從簡單到複雜,從低到高慢慢發展而來,生物在進化過程中為了生存不斷鬥爭,做出了自然選擇。
人類悠久的家族歷史並不比豬和狗“高貴”多少,人類也起源於一些原始細胞。
後來,它逐漸演變成魚、兩棲動物和哺乳動物,然後經過演變成為類人猿和今天的人類。

之後,達爾文完成了第二部鉅著《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以無可爭辯的事實和嚴謹的科學論斷,進一步闡述了物種是變異和遺傳、生物生存鬥爭和自然選擇的重要論點。
《物種起源》一書出版後,生物進化的思想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機制已經成為學術界和思想界的公論。
因此,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被稱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現在,物種起源的許多觀點已成為眾所周知的常識。
如果達爾文的進化論解釋不了人類的起源,那麼人類又是從哪裡來的?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wu-zhong-qi-yuan-de-zuo-zhe-shi-shui-wu-zhong-qi-yuan-zhe/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