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疾什麼快的成語 – – 化什麼為什麼
在故事裡學習4-10歲孩子所需的基本常識
“扁鵲見蔡桓公”這個故事,你還記得嗎?
在人教版的語文課本中,時有出現,原文如下:
扁鵲見蔡桓(huán)公,立有間(jiān)。扁鵲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hào)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yìng)。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xuán)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tàng〕熨(wèi)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jì)之所及也;在骨髓(suǐ),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suì)死。
具體什麼意思,我就不細細解釋了。不過,今天我要講的這個成語故事就是與它息息相關的。
故事名字叫做《諱疾忌醫》,講述了神醫扁鵲三次面見君王蔡桓公,好心勸誡其治療,卻反被對方惱怒拒絕,最終蔡桓公自食惡果,惡疾而死。
當然,故事定然不是這麼簡單的,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瞭解這個成語的意思,我將故事又潤色了一遍——在人物的表情、性格以及動作,故事的劇情發展上都更加細節化,如此一來,孩子們不僅可以透過人物的性格發展和故事的波動程度來咀嚼成語的意境,更可以從中回味寫作的技巧和故事的精彩度,為以後的寫作打好功底。
同時,在《諱疾忌醫》的故事中,我提到了神醫扁鵲的診脈手法——望、聞、問、切,尤其是切脈手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
好了,一起來聽聽試聽小樣吧!
諱疾忌醫4:02來自凱叔講故事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shen-me-ji-shen-me-kuai-de-cheng-yu-hua-shen-me-wei-shen-me/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