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溼疹的症狀及治療 – – 慢性溼疹怎麼治

其實溼疹,準確來說,只是一種形態學上的症狀的表述。
指的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症反應。這種液體的滲出,大概就是溼疹名字得來的重要原因。
有些疾病,表現和溼疹非常相似的,就是從溼疹中分出來了,比如說接觸性皮炎,特應性皮炎之類的。但是這些疾病的治療,卻是存在非常多的相同之處。
所以如果說您有特應性皮炎、慢性接觸性皮炎之類的疾病,等一會文章中,要提到的很多治療方法,都是可以一樣的。
我們還是從先從病因說起,剛才講的接觸性皮炎,那是接觸外界因素引起的,而和溼疹在很多方面都挺像的特應性皮炎,主要原因是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下由於皮膚屏障功能障礙、皮膚免疫失衡、微生物紊亂引起的。
溼疹的病因
而我們今天談的溼疹,和前面提到的原因,有重疊之處。簡單的說溼疹的病因,它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導致的:
外在因素方面
生活環境、氣候條件等均可以影響溼疹的發生。外界刺激如:日光、紫外線、寒冷、炎熱、乾燥、多汗、瘙癢、摩擦以及各種動物皮毛、植物、化學物質等,有些日常生活用品如香脂等化妝品、肥皂、人造纖維等均可以誘發溼疹。有些不能耐受的食物,也有可能導致溼疹發作。
內在因素方面
胃腸功能性障礙、精神緊張、失眠、過度疲勞、情緒變化、內分泌失調、新陳代謝障礙等,均可以產生或加重病情。

圖片來源:Pexels
病因方面,就簡單的介紹下,說病因,其實是為了告訴大家治療的,特別是有前面說的可能的誘發因素,如果想得到良好控制,就得迴避前面講的因素。
急性溼疹的治療
溼疹,按病程來說,分急性溼疹和慢性溼疹,讓人頭痛的是反覆發作,遷延不愈的慢性溼疹。不過我們先介紹下急性溼疹。
急性溼疹的典型表現
紅斑,小水皰,分佈很密集,水皰破裂後,出現明顯點狀滲出及小糜爛面,黃黃的血漿不斷滲出,病變的中心,通常比較嚴重,並且逐漸向周圍蔓延,皮疹的外圍又有散在丘疹、丘皰疹、因此邊界往往不清。
補充一句,溼疹通常是對稱發作的。
急性溼疹的治療
急性溼疹的治療相對比較簡單一些。通常是在創面用硼酸溼敷,讓創面快點幹起來。具體操作辦法是,用硼酸把紗布弄溼,最好多疊幾層紗布,這樣不至於敷一會兒就幹了,可以每天多敷幾次,三五次都可以,每次二三十分鐘,三五天後創面幹了就不用敷了。
如果無法耐受硼酸,可以改用生理鹽水溼敷,也是好辦法。
等皮膚幹了之後,可以用糖皮質激素加保溼乳一起使用,修復創面。如果瘙癢嚴重,可以加上抗組胺藥物。
一般來說,急性溼疹相對容易治療,一般情況下,也不需要打針。

圖片來源:Pexels
慢性溼疹的治療
好,輪到說慢性溼疹了,這個是今天的重點內容。
慢性溼疹多半是因為急性、亞急性溼疹反覆發作,沒有癒合,變為慢性溼疹。
主要臨床表現
主要臨床表現是皮膚變厚,摸起來硬硬的,呈棕紅色或灰色,色素沉著,表面比較粗糙,可以有薄薄的鱗屑,或者因為搔抓,皮膚有結痂表現。皮疹邊緣比較清楚。
在手指、腳趾等地方,由於皮膚失去正常彈性,加上活動的原因,皮膚可以乾裂,而導致疼痛。理論上來說,慢性溼疹可以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常見於小腿、手、足、肘窩、膕窩、外陰、肛門等地方。
病情遷延不愈,由於常常伴有明顯劇烈瘙癢,讓人痛苦不堪。

圖片來源:Pexels
所以今天要好好說,如何擺脫這種痛苦。
在講藥物之前,我們還是說一說基礎皮膚護理。我一直覺得基礎皮膚護理部位,不比後面要說的藥物的重要性低。
強烈的建議慢性溼疹的筒子們,做到下面的基礎皮膚護理注意事項。
1.不要用很熱的水洗澡,燙燙的水,洗的時候可能會感覺很舒服。但是對於慢性溼疹的皮膚來說,是個很糟糕的事,會加重皮膚的瘙癢和乾燥。
2.堅決避免用香皂洗浴,也不建議使用清潔作用很強的沐浴露,過度清除皮膚表面的皮脂保護膜,是錯誤的。
3.洗完後即刻使用潤膚劑,建議使用沒有香精或防腐劑的潤膚劑乳,聞起來不要有香味的比較好。每天可以多塗幾次。潤膚劑不僅能阻止水分蒸發,還能修復受損的皮膚,減弱外源性不良因素的刺激,從而減少疾病的發作次數和嚴重度。
4.貼身衣物,使用純棉的比較好。刺激性小。
5.被單要常常清潔更換,不要幾個月才換一次。要曬。
6.家裡儘量不要弄得潮溼了,塵蟎啥的容易誘發皮膚刺激。

圖片來源:Pexels
藥物治療
現在開始說藥物的治療。
它的治療總原則,建議是降階梯治療。簡單來說,就是在嚴重的時候,使用的治療手段,要強一點,猛一點,病情控制後,就降低治療強度,到後面就可以維持治療了。但是貫穿治療全程的是保溼乳的使用,怎麼強調也不過分。
現在來說藥物方面,外用藥物方面:
1.外用糖皮質激素:這個依然是慢性溼疹的治療基石藥物,無法被取代。外用激素強度一般可分為四級,如氫化可的松乳膏為弱效激素,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曲安奈德乳膏為中效激素,糠酸莫米松乳膏為強效激素,滷米松和氯倍他索乳膏為超強效激素。
一般初治時應選用強度足夠的製劑 (強效或超強效),以求在數天內迅速控制炎症,一般為每日二次用藥,炎症控制後逐漸過渡到中弱效激素或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
面部、頸部強效激素在兒童很少應用,只有在苔蘚化非常嚴重的區域性皮損才使用,且僅限短期應用,一般不超過3周。當皮損有所緩解後,即改用低一級強度的激素,以儘量避免外用激素的副反應。及皺褶部位推薦使用中弱效激素,應避免長期使用強效激素。
2.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包括吡美莫司、他克莫司,在前面第1條裡已經提到,在病情控制後可以使用這些藥物繼續治療,並可以使用比較長的時間,因為這類藥物,並不像糖皮質激素那樣使用長了會出現明顯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等副作用。
3.外用抗微生物製劑:由於皮膚屏障被破壞,所以細菌、真菌可以定值。這種定植或繼發感染可誘發或加重病情,對於較重患者外用抗菌素有利於病情控制,用藥以1~2周為宜,應避免長期使用。如疑似或確診有病毒感染,則應使用抗病毒製劑。
4.如果皮膚瘙癢劇烈,多塞平乳膏或復發樟腦乳膏之類的,還有冷敷,都可以起到比較好的止癢效果。

圖片來源:Pexels
口服藥物方面:
1.抗組胺藥物:有一定的抗過敏止癢作用,但是慢性溼疹的主要發病機制,不是組胺通路,因此,效果不一定好。
2.免疫抑制劑:因為慢性溼疹,常常也是伴有皮膚免疫紊亂。因此免疫抑制劑是可以考慮使用的。不過這是指對於比較嚴重的患者來說的。像甲氨蝶呤、環孢素、硫唑嘌呤等。
3.鎮靜及止癢作用比較強的藥物:酮替芬片、撲爾敏、多塞平等,可以睡前使用,改善睡眠。
4.口服益生菌,有一些研究認為可以改善作用;
5.口服糖皮質激素:這個很少推薦,除非迫不得已。我有一個患者,泛發性溼疹,各種治療效果欠佳。最後用了低劑量的口服糖皮質激素,很快就控制了,但是這個得緩慢減少用藥。
6.生物製劑:有一個生物製劑,叫dupilumab(度匹魯單抗),對於很嚴重的慢性溼疹,也是可以考慮的。目前有研究提示用來治療頑固性的特應性皮炎,有顯著療效。前面提到過,慢性溼疹和特應性皮炎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處。

圖片來源:Pexels
物理治療方法
照紫外線。紫外線是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既可以導致很多皮膚問題,也可以用來治療皮膚問題。慢性溼疹也是其中之一,可以抑制皮膚中炎症反應。
慢性溼疹的治療,就簡單介紹到這裡。
請大家相信我,只要合理規範治療,生活質量還是可以得到很好控制的,進而大大提高生活質量。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man-xing-shi-zhen-de-zheng-zhuang-ji-zhi-liao-man-xing-shi/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