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梅第戰役2劇情 – – 馬爾梅第戰役
馬爾梅第戰役(馬爾梅第戰役2劇情)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12月17日黨衛軍派佩爾部在馬爾梅第屠殺1944年:80名美軍戰俘被殺
1944年12月17日:二戰約亨·派佩爾的部隊進行了馬爾梅第屠殺。
1966年,美國拍攝了一部二戰阿登反擊戰的電影,叫做《坦克大決戰》。其中,德軍裝甲部隊指揮官海斯勒上校,最讓觀眾記憶猶新。這個海斯勒上校的風頭,完全壓倒了正面角色美軍軍官,成為電影實際上的主角。
海斯勒上校有一些特點,堪稱軍人的楷模。
第一,他非常勇敢。
電影開始,美軍一架戰機追蹤海斯勒的汽車,駕車的德國軍士嚇得半死,將車開入路邊的溝裡。然而,海斯勒上校明知道敵機開火自己就會完蛋,卻連表情都不變。隨後電影中,他認為這是一架沒有威脅的偵察機,但偵察機也是有機槍的,隨時可能對地掃射。
第二,他非常有榮譽感。
在接到務必完成任務的命令,海斯勒明知道阿登反擊戰德軍已經必敗,仍然堅持作戰。
最後對油庫的攻擊中,因情況危急,同一輛坦克的坦克手全部逃走。而海斯勒明知道衝上去也是死(炮手都逃走了,坦克無法攻擊),仍然獨自駕駛坦克衝鋒,最終被炸死。為啥?他寧可戰死,也不願意接受無法完成任務的恥辱,這是軍人的榮譽。
第三,他非常專業。
海斯勒不貪圖任何享受,當軍士將美酒和佳餚送給他的時候,卻被怒斥“我說了很多次了。我必須吃士兵的食物,這樣我才能夠知道他們能夠走多遠!”於是,軍士將普通坦克兵的配給食物交給他。
第四,他甚至很正派。
在戰前,德國將軍特別安排了一個美豔的交際花去和海斯勒約會,試圖讓他體驗一下戰場上沒有的樂趣。有家室的海斯勒,卻毫不客氣的將交際花趕了出去。他是個嚴肅的人,不會隨便背叛國家,也不會背叛妻子。
自然,電影中也有一些關於海斯勒殘酷的記錄。
比如有個法國少年開槍狙擊海斯勒,險些擊中。
在少年父親苦苦哀求放過自己的兒子時,海斯勒將少年釋放,卻下令槍斃了父親。在別人來看,這很殘酷無情,但海斯勒的戰場邏輯就是這樣。任何敵人只要發動襲擊,都要受到懲罰。少年心智未成熟,可以免於死亡,他的父親則要為孩子承擔責任。
這個海斯勒的原型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約亨·派佩爾
派佩爾是一個長相英俊的大帥哥,身高1米88。
如果派佩爾願意,他完全可以做一個出色的男模。
派佩爾於1915年出生在柏林一箇中產階級貴族家庭。派佩爾的家族歷史優秀,可以追溯到1550年,是西里西亞地區很有名的家族。
派佩爾之所以成為軍人,很大程度上是受父親的影響。一戰時,父親在北非擔任上尉,是個優秀的軍官。派佩爾的母親是富家女,是柏林有名房地產建築商的女兒。
派佩爾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優越,受過相當良好的教育,精通多國語言。
他的思想也很激進,很快加入納粹黨,1933年加入黨衛軍,1936年提升為少尉。
有意思的是,派佩爾並沒有被編入作戰部隊。他的相貌英俊、擅長外語、血統高貴,被希姆萊選中成為副官,從1938年到1941年一直在黨衛軍總部做聯絡工作。
這是普通人羨慕的閒職,可以躲避可怕的戰火。
不過,派佩爾卻多次主動要求去前線。
法蘭西戰役爆發後,他加入武裝黨衛隊第1師“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擔任連長。
他的表現非常優秀,曾經俘虜過一個成建制連的法軍。為此,他先後獲得了二級和一級鐵十字勳章,晉升為上尉。
法國的戰事結束後,他又回到希姆萊身邊擔任副官,直到蘇德戰爭爆發。
派佩爾和希姆萊的私人關係非常好。在希姆萊的撮合下,派佩爾同辦公室的女秘書結婚,後者比他大3歲,是姐弟戀,他們有3個孩子。
派佩爾參加過法國、蘇聯、義大利等一系列作戰。他表現英勇,指揮出色,先後獲得了4枚鐵十字勳章,包括1945年1月11日因阿登戰役獲得的雙劍銀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
雙劍銀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是一種非常珍貴的勳章,二戰期間一共只頒發了160枚。
勳章的要求很高,必須是獲得過銀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並且繼續在戰鬥中表現出非同尋常的勇敢行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勳章基本都是授予軍官,獎勵軍官在極度困難下仍然堅持完成任務。
對於德國軍人來說,這種勳章是至高無上的榮譽,派佩爾所在的黨衛軍中只有24人曾經獲得。
為什麼派佩爾能夠獲得這些勳章?也是用命換來的。
他曾多次受傷,如在諾曼底戰役中負傷相當嚴重,養了6個月才大體恢復,隨後帶傷參加了阿登反擊戰。
在阿登反擊戰中,派佩爾的戰鬥群歸屬北線的武裝黨衛軍第6裝甲軍。
派佩爾戰鬥群是進攻的矛頭,隸屬精銳的武裝黨衛隊第1師“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負責撕開美軍層層防禦,攻佔戰役核心的安特衛普。
他們的正面是美軍第2步兵師和第99步兵師,實力很強,還佔據艾森伯恩山脈,易守難攻。
派佩爾戰鬥群不顧犧牲,猛攻美軍陣地,後者招架不住,連續潰敗。
美軍也不是好惹的,派佩爾戰鬥群在12月18日,也就是進攻後第3天,遭到駐守斯塔沃格的美軍99步兵師頑強抵抗。
派佩爾花費很大力氣,才將這裡的美軍擊潰。不過,美軍殘部仍然在附近活動。按照軍事常識,派佩爾應該徹底消滅這股美軍才能前進。德軍將軍們出於全域性考慮,讓派佩爾戰鬥群冒著被切斷退路的危險,繞過斯塔沃格繼續攻擊。
派佩爾明知道這個命令是半自殺性質,仍然努力執行,全力進攻。
在派佩爾戰鬥群全線突擊的時候,19日美軍果然大舉增援,重新奪回斯塔沃格,切斷了派佩爾戰鬥群的補給線路。
在這種情況下,派佩爾仍然率領部下苦戰,直到23日盟軍因天氣恢復而大規模空襲。派佩爾認為戰局已經不可扭轉,下令放棄進攻突圍。
由於缺乏燃料和敵人空軍的攻擊,派佩爾戰鬥群丟棄了所有的坦克和裝甲車,徒步回到後方。
派佩爾這個命令可能讓自己被槍決,卻拯救了大部分的戰友。
此次作戰中,派佩爾幾乎無時無刻都在面臨可怕的局勢。由於戰局危急,派佩爾在9天內幾乎沒有怎麼睡覺,導致戰後精神幾乎崩潰。
美軍的實力並不弱於德軍,還在戰役爆發7天內增兵25萬(德軍進攻部隊只有28萬)。派佩爾作為攻擊箭頭,始終在攻打比自己強大數倍的敵人。
稍微有些智力的人都知道,這種作戰不可能勝利,派佩爾卻堅決執行命令不過,在命令和戰友生命存在矛盾時,派佩爾卻選擇維護戰友。
派佩爾的部下甚至敵人,對他都有所尊敬。
一個被俘的美軍軍官,曾經回憶派佩爾,寫到:當時派佩爾部隊已經被美軍切斷退路。我指揮1個營,在幾十輛坦克掩護下攻擊派佩爾。結果,我的營被他們打得落花流水,我也被俘虜。看到了派佩爾本人和他計程車兵,我被大大震驚了。這支戰鬥力如此強悍的部隊,竟然是一群18歲左右的半大孩子組成的。即便被包圍,嚴重缺乏食物和燃料,這些孩子計程車氣仍然高昂,保持著良好的軍紀。
他們缺乏足夠的禦寒衣服,就將所有繳獲到的美軍大衣、手套、毛衣甚至棉帽都穿在身上。他們的指揮官派佩爾是個低調、嚴肅的人,年齡還不到30歲。他和部下關係非常親密,我多次看到他和士兵們隨意交談,就像兄弟一樣。在最後時刻,派佩爾寧可丟下了85輛坦克、突擊炮、70輛裝甲車,也要帶走所有的傷員。自然,這是不可能的,還是有一些傷員被丟下。
戰後,派佩爾被指控,縱容自己計程車兵在阿登反擊戰中屠殺戰俘。
根據美軍倖存者表示,派佩爾的部隊俘虜了大約300名美軍戰俘。其中有80到200名戰俘失蹤。一些倖存的戰俘說曾經看到大片的屍體,還曾聽到機槍掃射的聲音,認為他們是被集體槍殺了。推測屠殺時間為12月17日,也就是德軍進攻的第二天。
派佩爾屠殺戰俘的地點,就是比利時的馬爾梅迪鎮,具體原因不明。
戰後的軍事法庭認為,這80名戰俘多是傷員,不少人無法行走。
派佩爾的部隊急於高速前進,可能認為帶著受傷戰俘太費事又不能隨便釋放,乾脆殺掉。
1946年7月,派佩爾連同另外42名德軍官兵,被美軍軍事法庭判處絞刑。
派佩爾指責在審訊中遭到毆打,一些部下是被刑訊逼供才承認罪行的。
在1948年法庭認為派佩爾同屠殺有關係,但不能證明就是他下達的命令。
在1951年,派佩爾被撤銷死刑,改為終身監禁。
到1956年,坐牢長達11年的派佩爾才被釋放。
派佩爾否認自己下令屠殺戰俘,大部分人還是認為他有罪。
黨衛軍部隊和德國國防軍不同。國防軍傳承普魯士軍隊的特點,強調不能隨便殺死戰俘。誠然,在東線由於雙方殺紅了眼,蘇軍經常將抓到的德國戰俘殘酷處死。
曾有德國戰俘(狙擊手)投降後仍然被刺了上百刀而死,男性器官還被活活割下。
由此,德軍也處決蘇軍戰俘以報復。
總體來說,德國國防軍殺死的戰俘很少,只是將他們送入集中營。至於集中營的事情(戰俘在裡面大規模死亡),不是德國國防軍可以控制的。
但黨衛軍就不同。黨衛軍是受到納粹種族主義思想洗腦的部隊,沒有國防軍那種傳統概念。
很多黨衛軍官兵認為,劣等民族和敵人本來就該被消滅,無論他們是否放下武器。早在波蘭戰役,就有黨衛軍處決戰俘的事情。
蘇軍認為,派佩爾歸屬的武裝黨衛隊第1師“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在東線前後處決了5000名蘇聯戰俘。
在西線戰場,雙方交戰相對文明。
戰後盟國統計過,認為英軍的戰俘營的死亡率極低,甚至低於英國本土平民死亡率。可以說,德國戰俘在英軍那裡是最安全的。
而美軍戰俘營也不錯。除了1945年德國投降以後,美軍萊茵戰俘營因補給不足出現數千人病死(需要處理400萬德軍戰俘),其餘也沒有出現過大量戰俘死亡的現象。
德國國防軍大體也是如此,但黨衛軍一些部隊確實處決過戰俘,其中就包括派佩爾的部隊。
有德軍士兵曾回憶派佩爾的訓話:蘇德戰爭中,沒有人把日內瓦公約當回事,在西線我們也要這樣。國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我們不應該有太多的顧慮。
也有一種觀點是,屠殺行為是派佩爾手下的自發行為。
派佩爾事後為了保護下屬,承擔了所有的責任。
派佩爾曾對朋友說,他計程車兵充滿仇恨,自己難以掌控:在諾曼底戰役後,我的部隊主要被狂熱的年輕戰士所組成。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在轟炸中失去了父母,兄弟姐妹。在恐懼空襲後,他們在成千的支離破碎破碎的屍體中找到了自我。他們對敵人的憎恨是如此之大,我發誓甚至有時無法控制。
對於自己的罪責,派佩爾在監禁中曾這麼說: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麼久,我卻不知道真相。即便當時我知道了,現在也早已忘記了。我只知道作為一個稱職的指揮官,必須接受所有的指責和懲罰。
1976年隱居在法國已經61歲的派佩爾,突然遭到暗殺。兇手至今沒有被抓到,但一般認為是前法國左派抵抗運動組織。
派佩爾在法國小鎮購買了農場和土地,因身份暴露接到了恐嚇信,要求他在3天內滾出法國,不然就會被殺死。
派佩爾安排妻子離開,卻堅持不離開自己的家園。鄰居最後看到他,這個老人握著獵槍坐在院子裡。鄰居詢問是否需要幫忙,派佩爾回答不用。
當晚,派佩爾的房屋和農場被人放火燒燬,警察們在火中發現了他的屍體。屍體上有槍傷,更可怕的是四肢似乎被砍斷,不知道是砍於死前還是死後。
無論是不是惡魔,派佩爾是以一個軍人的方式死去。
派佩爾為什麼被殺?
不僅僅是以前的戰爭罪行,而是他始終保持著戰時的那一套,死不悔改。
派佩爾在1967年曾經這麼說:我以前是個納粹,現在我還是。。。可惜我的祖國已經不在是一個國家,而成為歐洲的一個省。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ma-er-mei-di-zhan-yi-2-ju-qing-ma-er-mei-di-zhan-yi/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