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是什麼意思 – – 當發現孩子有刻板行為時家長該怎麼辦
大多數的自閉症孩子存在著刻板行為和興趣狹窄的現象,如:不停的搖擺身體、眨眼睛、轉圈、咬手指,只穿同一件衣服、問同一個問題、吃同一種食物,對很多玩具或遊戲不感興趣,但對某些物品或活動又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更糟糕的是,如果違背了孩子這些刻板行為的意願,孩子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行為問題。
什麼是刻板行為?
簡單來說,刻板行為是一種重複的、固定的、無明確意義的某種行為。通常,自閉症孩子的這種行為被打斷時,會引發強烈的情感衝突。
按照刻板內容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刻板行為分為以下幾種:
1、刻板動作
比如反覆甩手、玩手指、搖晃身體、打頭自傷、開關門、窗和抽屜,按某種方式排列物品,或者出門前一定要關燈、關電視、關門等。
2、刻板思維
比如,積木必須搭成一條線,數數必須從1到10不能從中打斷,講故事只講同一個,必須沿著同一路徑回家等。
3、刻板語言
簡單的如重複同樣一句話(有自言自語的性質),唱同一首歌等。
4、刻板規則
比如玩遊戲只能接受同一種規則,換種方式就不行.....
其實對於普通兒童來說,他們或多或少也會有些簡單重複的刻板動作,但這些行為會逐漸隨著年齡的增長及能力提升而消失。
而在2歲以上自閉症及發育遲緩兒童中,更容易伴有刻板行為。其中,又以自閉症譜系兒童最多。
在自閉症譜系兒童中,按照智慧的由低到高,其刻板行為依次表現為:刻板動作、刻板思維、刻板語言、刻板規則等。
刻板行為需要消除嗎?
當孩子出現刻板行為後,很多家長會立馬乾預,因為家長們很容易認為,這是自閉症孩子跟其他孩子最不一樣的地方,是一定要改的。
所以當孩子從事“與眾不同”的行為時,家長們常常保持高度警惕.....
其實,除了關注行為本身外,家長同樣應該關注的是,這個行為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
如何幹預孩子的刻板行為?
(1)當孩子出現刻板行為時,父母應該立刻介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讓他在自己的世界裡面越陷越深。
例如孩子不停的擺手,家長可以教他玩手指遊戲或者玩橡皮泥,總之用有意義的活動替代無意義的刻板行為。
(2)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積極培養孩子的興趣發展,充分安排孩子的時間,減少孩子的空閒時間。
在一定程度上,這可以減少孩子僵硬的行為活動時間,讓孩子有事可做,並充分利用時間。
它不僅有助於糾正刻板行為,而且有助於培養兒童的興趣發展,從而提高兒童的綜合能力。
(3)如果家長處理之後仍無法解決孩子的刻板行為,可以向專業的人員請求幫助,專業人員會根據家長的表述和客觀的觀察進行分析,而後給出相應的建議和處理策略。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ke-ban-shi-shen-me-yi-si-dang-fa-xian-hai-zi-you-ke-ban/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