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塊的mk是真的嗎 – – mk怎麼樣

在萬物皆有鄙視鏈的今天,焦慮的門檻正變得越來越高。
去年,大家還在討論“三十歲還在用拼多多,丟不丟人”。
沒想到,今年,連輕奢包包也“淪落”到了鄙視鏈底端:
前段時間,知乎上有個問題躥上了熱榜——

“快30歲了,身邊的人都背上了LV。我卻只有MK,丟人嗎?”
問題中提到的MK,指的是輕奢品牌MICHAEL KORS。
在官網上隨手一搜,便宜的也要幾千塊。

MK官網展示的部分產品售價
價格幾乎抵得上普通人一個月薪水的包包,已經寒酸到了讓人“丟臉”的地步嗎?

被劃好的“人生及格線”
被放在鄙視鏈底端的,不止“30歲還在背MK”的人。
開啟各類社交平臺,有著類似苦惱的人不計其數:
“上高中了,還沒有一雙AJ,丟人嗎?”
“工作十年了還沒買車,丟人嗎?”
“只有兩支口紅的女生,是不合格的嗎?”
彷彿到了某個年紀、某個身份,就會有一道及格線隨之而來。
達不到“及格線”的,就是“丟人”的失敗者。
一次街頭採訪中,主持人向路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30歲的男人年收入十萬,你認為失敗嗎?
無一例外,路人們都認為這是“失敗”,委婉一點也是“比較少”。

30歲沒有十萬年薪,總之是“失敗” / 好看影片
如此整齊統一的回覆,將“30歲沒有十萬年薪的人”,粗暴地劃在了及格線以下,卻忘了追問:
這個及格線到底是怎麼來的?是不是真的合理?
《2019國人工資報告》顯示,北上廣深受訪者中,月薪在5000至8000元的人數居多。工作10年以上的人,月薪過萬的都不到三成。
十萬年薪,絕不至於是一個“失敗”的收入。
就像幾千塊的包包,在許多人眼中,無論如何都不會與“丟人”掛鉤。
只是在“人均月薪過萬”的社交媒體上,顯得沒那麼光鮮罷了。

受訪者中,工作10年月薪過萬人數不足三成 / 圖源新華網《2019國人工資報告》
不難看出,所謂“及格線”的來源,並非來自理性判斷,而是來自“身邊”。
在人生的前十幾年裡,我們習慣了被學校裡的競爭和排名統治。
優秀的標準,不在於考了多少分,而在於比別人高出多少分。

不知不覺中,“比別人強”,成了唯一正確的準則。
即便離開了校園,“比別人強”也成了很多人潛移默化、下意識的追求。
小時候,折磨我們的無非是幾個成績優異的“別人家孩子”。
長大後,“別人家孩子”有了更多的樣子:名牌大學、知名公司、名牌包包、優秀的婚戀物件、聰明優秀的下一代……

被親戚和“別人家孩子”支配的恐懼 /《小捨得》
很多人將社會競爭,比喻成一個略顯殘酷的黑色幽默:
兩個人在草原上徒步,被一頭飢餓的狼盯上了。其中一個人,立刻從揹包裡取出更輕便的跑鞋換上。
他的同伴大惑不解:“你難道覺得你跑得過狼?”
那個人撒腿狂奔,邊跑邊說:“我只要跑得過你就行了。”
“要比周圍的人跑得快”,似乎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共識。彷彿稍微慢下來,就會被緊隨其後、名為“失敗”的惡狼吞吃入腹。

無處不在的“同輩壓力”
幾天前,“華為再招天才少年,年薪超百萬元”的訊息,衝上了熱搜。

評論裡有自嘲:“我在人間湊數的二十多年”;也有自我勉勵:“人還是要多讀書”。
但也有人,無法掩飾自己的失落:
“同樣是校友,看看人家,而我只是個找不到工作的‘廢物’……如果我和他不是同學就好了。”

即便心裡清楚不該對比,但“校友”的共同身份,還是成了焦慮的土壤
校友過得比我好,同學過得比我好,鄰居過得比我好,親戚過得比我好……
即便習慣了“你的同齡人正狠狠拋棄你”的毒雞湯、見慣了“和我同歲的CEO已經年入千萬”,這一屆年輕人,還是很容易被髮生在身邊的“成功案例”擊垮,在同輩壓力下狠狠破防。
同輩壓力(peer pressure),指同輩(同齡、地位相似、處境相似等等)的群體之間,會進行橫向比較,使人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
豆瓣上,有一個“同輩壓力研究中心”小組,18萬名自稱“屁兒”的組員,匯聚在這裡。
而屁兒,和則peer(同輩)諧音, 更是在調侃“和同輩比起來,屁都不是”的自己。

有個網友深夜發帖,講述困擾自己的“失敗”經歷:
和身邊同學一樣,辛苦備考研究生,卻沒有成功“上岸”。
即便後來又憑藉努力,考上了教師編制,可這份讓許多人羨慕不已的工作,並沒有消解考研失敗帶給她的沮喪。
因為“身邊人都要讀研了,除了考研失敗的我”。

和身邊人的差距、周圍人若有似無的鄙夷,以及自己在這一套標準下的自我否認,令她迷茫而挫敗。
令人唏噓的是,沒翻幾頁,就能看到另一位“屁兒”,因為考不上教師編制,被“打擊到自閉”。

無休止的比較下,任何已經取得的成績,都突然“不香了”。
正如組內的一條高贊回答:
焦慮的最大來源,並不是自己真的過得不好。
而是“看到別人,頓時覺得自己是個菜”。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20世紀三大心理學家之一、個體心理學之父Alfred Adler,曾經這樣解讀每個人的煩惱之源:
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他人”。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他人,也就沒有煩惱了。
《奇葩說》中,辯手小鹿舉過一個略顯極端的例子:
“陶淵明先生,不會覺得周圍的同齡人過得比他好,因為他的周圍,都是菊花和竹子。”

只要有同輩,同輩壓力就幾乎一定存在。
“30歲還在背MK”的苦惱也來源於此:
讓人焦慮的不是MK,是周圍人肩上的LV。

專注自己,而非他人
同輩壓力,或許不總是負面的。
上學時,每個班級總有幾個成績優異的“領頭羊”,成為其他小朋友眼中的榜樣。
可在失去了單一考核標準的成人社會,同輩壓力帶來的往往還是焦慮。
“三十歲,別人在背LV,我還在背MK,感到越來越自卑”,壓力的背後藏著的也許有催人向上的動力,但更多的,是讓人不斷內耗的自我否定:
為了不成為敗者,就必須一直獲勝,處於競爭之中的人,內心一刻都不得安寧。
日劇《被討厭的勇氣》中,男主角相馬,因為新來的同事“能力更強”“更加獨立自主”而鬱鬱寡歡。
深陷自我懷疑的他,找到一位大學教授求助。
教授對他說:“你似乎將新同事視為了競爭對手,而人一旦意識到競爭或勝負,就勢必會產生自卑感。”

競爭伴隨著勝負,為了不成為敗者,就必須一直獲勝/《被討厭的勇氣》
男主大吃一驚:難道人不能和別人比較比較、不能產生自卑嗎?
教授的回答是:
“健全的自卑感,並非來自與他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的比較。”

輪椅馬拉松運動員Dean Furness,就有著類似的經歷。
幾年前,一捆意外墜落的、320公斤重的乾草,碾碎了Dean的第五、第六節胸椎,讓他這輩子都無法再走路。
這場飛來橫禍,讓Dean一度十分非常沮喪:
他一直在心裡不斷地比較,對比如今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想著曾經能輕鬆做到、現在做不到的事。

幾周後,他被轉移到一家康復醫院,進行舉重、操縱輪椅等訓練。
更讓他備受打擊的事情發生了:他不僅無法戰勝回憶中的自己,在剛開始的訓練中,他也比不過與自己相同處境的其他人。
在妻子和治療師的開導下,他意識到要想從絕望中走出來,自己別無選擇:
“只能專注當下的自己, 專注於我需要達到的目標, 並且變成我需要成為的人。”

後來,Dean接觸了馬拉松,認識了許多知名運動員。但是,他一直記得自己總結出的成功經驗:
不去把自己和那些人的成就、速度、獎牌去比較, “因為如果我這麼做, 我可能不會繼續這場旅程,並堅持到現在”。
專注自己,而非他人。

我們在每一次選擇之前拼盡全力,是為了在結果之後不再後悔,而並非為了別人眼裡的優越和成功。
沒有誰的生活值得羨慕,我們只能把屬於自己的生活過好。

同輩焦慮或許很難對抗,但我們至少可以選擇不去看它,將比較的錨點,放在自己而非他人身上。
“就像一匹好的賽馬,在比賽的時候會把眼睛矇住。
它只找準自己的目標,不關心其它競爭者。”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ji-bai-kuai-de-mk-shi-zhen-de-ma-mk-zen-me-yang/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