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手腕痛的小妙招 – – 手腕疼是怎麼回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曉麗
手腕在我們生活中使用頻率非常高,承擔的壓力也較大,因為種種原因導致的腕關節損傷就比較普遍。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腕關節疼痛的經歷。導致腕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相應的防治措施也各不相同。本期《壹點問醫》採訪了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手外科/足踝外科副主任醫師、手外科副主任曹松華,為大家解讀腕關節疼痛。
病因多樣且相似,容易被誤診
“從生理解剖機構上來說,腕關節包含皮膚、肌腱、骨關節、血管和神經等組織,每種組織的病變都會引起手腕疼痛。”曹松華介紹,例如神經損傷引起的腕管綜合徵、肌腱損傷引起的腱鞘炎、以及韌帶和軟骨損傷、滑膜炎、骨關節壞死、骨腫瘤等。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和痛風等也會導致腕關節疼痛。
導致腕關節疼痛的病因如此繁雜,其病情表現又比較類似,都有手腕部和手指的麻木、疼痛等症狀。這也導致腕關節疼痛的病因診斷存在一定的困難,誤診的情況比較多見,非常考驗醫生的經驗和水平。
對此,曹松華介紹,為了確診病因,詢問病史和物理查體非常重要,“要結合患者具體的疼痛位置、疼痛持續時間和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判斷是全身性問題,還是手腕區域性的問題,問題來自肌腱、神經還是骨關節韌帶及軟骨”。
然後,根據初步診斷的情況,必要時需要根據醫生建議進行一些輔助檢查,包括血常規、B超、肌電圖、X光片、核磁共振、CT等。“如果判斷是痛風引起的疼痛,可以透過血常規和血尿酸檢查確診,B超可以檢視肌腱神經是否有增粗、變細或者受卡壓的情況,肌電圖則可以檢測神經傳導功能。”曹松華說。
“很多門診患者來了就要求拍片子”,曹松華表示,X光片主要是檢查骨關節的整體情況,如果疼痛是因為肌腱神經導致,不是因為骨折、關節脫位、骨增生、骨腫瘤等骨頭引起的疼痛,就沒有必要拍片。
腕管綜合徵可透過微創手術和關節鏡下微創治療
腕管綜合徵,本質上來說,就是發生在腕管內的正中神經卡壓,在臨床上佔周圍神經卡壓性疾病發病率的首位。
“腕管綜合徵是一種累積性創傷失調症,主要病因是不良姿勢,長期反覆過度用手,經常使手腕屈曲導致。”曹松華說,當手腕過度向手心或手背方向彎曲時,腕管內的壓力會增大一百倍甚至更多。
得了腕管綜合徵,最開始是手指麻木、脹痛,不少患者會有夜間手指麻醒的經歷,這種麻木有時可透過改變上肢姿勢或甩手而得到緩解。曹松華介紹,隨著病情加重,患者可出現手部功能受限,例如拇指不靈活,與其他手指對捏的力量下降,甚至不能完成捏東西的動作。
“腕管綜合徵最常見的是中年女性群體。”曹松華介紹,腕管綜合徵的治療相對簡單,早期症狀相對較輕,患者也能忍受的情況下,可採用保守治療,例如服用消炎止痛藥、營養神經的藥物,使用護腕等支撐腕部、減少關節間的摩擦等。
隨著病情加重,保守治療就沒效果了,應在醫生建議下進行微創手術。“這個手術非常簡單,輕中度病人在腕部切一個1cm多的小口,把腕管韌帶切開,讓神經放鬆就好了,第二天病情就有明顯緩解。”
此外,輕中度患者可在關節鏡下微創治療,手術只需兩個0.5cm的小切口,在顯示屏放大下切開腕管,創傷小,功能康復開始早,恢復更快,術後幾乎看不到刀口瘢痕。
曹松華介紹,作為腕關節疼痛檢查的“金標準”,腕關節鏡即是一種檢查手段,也是一種治療方式,可以在檢查的同時切除病變組織。原來需要“大切口”手術才能處理腕部骨折、尺骨撞擊綜合徵、軟骨損傷、腱鞘囊腫、關節脫位、韌帶損傷,都可以在關節鏡微創下進行手術。
打封閉針只能短期緩解腱鞘炎,容易復發
和腕管綜合徵非常相似的疾病是腱鞘炎,腱鞘炎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手外科疾病之一。常見的腱鞘炎主要發生在拇指、中指以及手腕部位等。
“早期腱鞘炎有一種典型的症狀叫彈響指,就是起病初期,在手指屈伸時產生彈響、疼痛,所以又稱為扳機指,喜歡玩手機的人容易患上該病。”曹松華介紹,和腕管綜合徵相似,腱鞘炎是由於肌腱短期內活動頻繁、用力過度或受慢性寒冷刺激,導致腱鞘組織發生炎性反應、纖維變性,進而引起鞘管狹窄,肌腱在鞘管內活動受限,並引起區域性疼痛。
“主要是多休息,不讓肌肉長期勞損,可以熱敷放鬆、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消炎止痛藥。”曹松華表示,如果症狀一直沒消失或疼得厲害,應及時就醫,可以透過手術治療,“手術只需要一公分左右的切口,鬆解腱鞘,10分鐘就能完成手術,非常簡單。”
有些患者選擇透過打封閉針的方式治療,“主要是應用激素藥物,這可以在短期內緩解急性期炎症,不過幾個月後容易復發,而且激素藥物用起來也有一定限制。”
冬天雪後要注意預防摔倒導致的骨外傷
滑膜炎以青年人群為多,“忙得厲害了就覺得手腕疼,疼的位置並不是非常明確,也不會很劇烈”,曹松華說,如果排除了外傷和其他病變,很可能就是滑膜炎。
“隨著關節的勞損,原來起潤滑作用的滑膜出現增生,最終引起疼痛。”對於這類患者,曹松華表示,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熱敷、使用護腕帶、支具、消炎止痛藥物、多休息等。
如果有明確手腕部位的外傷史,又感覺手腕部位出現劇烈疼痛,甚至痛到不敢活動手腕的情況,需要考慮是否有骨折、韌帶斷裂、脫位等情況,“可以用手指按壓腕關節的各部位,看哪個位置最疼,如果有難以忍受的疼痛,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每到冬天,尤其是雪後路滑,有時一晚上就能接診到四五位腕關節受傷的患者,“尤其是年齡大的人群,原來就有骨質疏鬆等問題,一旦摔倒很容易骨折,需要注意防範。”曹松華提醒。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huan-jie-shou-wan-tong-de-xiao-miao-zhao-shou-wan-teng-shi/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