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科擺原理 – – 簡單的傅科擺

傅科擺原理(簡單的傅科擺)
福柯的鐘擺出現在1851年,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三個世紀之後。可以說,我們很久以前就知道地球的運動,但我們無法證明它。
所以,即使在19世紀,仍然有很多人不相信日心說。這些人還在感覺不到地球在動的基礎上,死守著地心說的最後堡壘。

畢竟,看不見的不是現實。你說地球在旋轉,證明給我看。
利昂·福柯的實驗以一種非常巧妙簡潔的方式證明了地球真的又轉了,大家很容易重複這個實驗。
我來說說為什麼這個實驗可以證明地球在旋轉。還有一些關於里昂·福柯的故事。
萊昂·福柯是法國物理學家,1819年出生於巴黎。起初,他沒有學物理,而是學了醫學,這是他父親對他的期望。

可能是出於對父親的尊重,福柯也成為了一名醫生,但他本人對醫學並不感興趣,而是痴迷於物理學,喜歡搞小發明。
所以作為醫生,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點都不在乎。有時候,一個人可能會面臨一些很難做出選擇的事情,未來該怎麼走。
巧合的是,他村裡的一個同學就是阿曼德·自由之魂。他們屬於同一個時代,有著相同的經歷。他們也是在醫生面前,但是心理上喜歡搞發明。

阿曼的路易斯1819-1896法國物理學家。斐索干涉最著名的是確定光速和傅科。
但自由靈魂本人更果斷,放棄了事業,開始了物理學研究,於是福柯跟著自由靈魂走上了實驗物理學的道路。
前期兩人主要是改進攝影技術,測量光速。自由靈魂在實驗室首創了測量光速的方法,福柯透過改進轉鏡法將光速的測量誤差降低到1%。
自由靈魂的另一個偉大成就是他在1848年獨立發現了光波的多普勒效應,指出恆星的視速度可以透過其光譜的移動來測量,因此其運動引起的光波波長的變化也被稱為無多普勒靈魂效應。

福柯最偉大最著名的是他的福柯擺。
福柯的鐘擺其實就是單擺。不同的是,它非常大。它坐落在法國巴黎萬神殿的圓頂上。鐘擺長67米,而鐘擺直徑30釐米,重27公斤。
擺線絕對是一根細鋼索,這麼長的擺長,這麼重的擺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減少地球自轉對單擺的影響。
你看,我們平時之所以感受不到地球的自轉,是因為我們站在地球表面,一直跟著地球自轉。無論我們做什麼,實驗再精密,都探測不到地球的運動。

傅科擺的關鍵在於我們可以利用擺的慣性來抵抗地球的自轉。也就是地球自己轉。傅科擺靠慣性擺動,不會跟隨地球。
當傅科在平面上擺動時,因為只有向下的重力,沒有其他外力,所以鐘擺應該只在平面上擺動。
如果地球本身不旋轉,擺平面不會偏移,但真實情況是傅科擺的擺平面在旋轉。
平面偏移的速度與其所在的尺寸有關。按照巴黎的維度,福柯擺的平面每小時偏移11,也就是公轉一週需要31小時47分鐘。

如果把福柯放在北極,福柯擺的平面偏移量是每小時15°,轉一圈正好需要24小時。也就是地球自轉一週的時間。
而且北半球傅科擺擺平面的偏移方向是順時針方向。如果把實驗移到南半球的偏移方向,就變成逆時針方向了。在赤道上,機遇號沒有移動。
如上所述,福柯擺的平面本身不運動,唯一運動的是地球的自轉。既然我們是站在地球上看福柯擺,那麼福柯擺平面的偏移方向正好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
這個實驗很簡單,證明地球在旋轉,所以很多人站在福柯擺前一兩個小時,因為只有看著它,才能真正感受到地球在動。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fu-ke-bai-yuan-li-jian-dan-de-fu-ke-bai/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