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基礎知識 – 茶葉基礎知識的六要素之美

茶葉品質的優劣、等級的劃分、價格的高低,是根據茶葉的幹茶、湯色、香氣、滋味、葉底這幾個因素來決定的。

這些因素也是評茶的五大要素之一。從這五個方面來對茶葉進行感官審評,綜合得出其品質特徵。

在品鑑茶葉幹茶時,主要在於這幾個方面—幹茶的形狀(如條形、扁形、圓珠形等),幹茶的勻淨度、幹茶的色澤、幹茶是否有茶毫、茶毫的多少等。

家家美學空間—— 好巖茶·原產地·手工茶·匠心制

透過欣賞幹茶的外形,我們首先能辨認出茶葉的類別,此外還能鑑別出茶葉的優劣。一般來說,條形茶以條索緊結為優質,如武夷巖茶。

條索鬆散次之;扁形茶則要求形狀扁、平、直;圓珠形茶以身骨重實為優質。幹茶形狀、色澤整齊一致,無碎葉、梗、以及其他雜物的為優質。

對於一些帶有毫的幹茶,根據其毫的多少可分為顯毫、有毫等,“顯毫”指的是幹茶白毫突出,而“有毫”只表示存在白毫,數量上不及“顯毫”。

家家美學空間—— 好巖茶·原產地·手工茶·匠心制

湯色就是茶湯的色澤。在品鑑茶湯時一要辨別茶湯的顏色,是碧綠、是杏黃、或是紅褐;二要判斷湯色的亮度,是明亮還是暗淡;

三還要評定茶湯的清澈程度,是清澈透明還是渾濁有沉澱。香氣指的是茶葉沖泡後散發的香氣,聞香可藉助聞香杯進行。

茶的香氣有很多種,如清香、陳香、花香、熟板栗香、松煙香等,不同的茶葉香氣也各有不同,或高銳持久,或純正平和。

家家美學空間—— 好巖茶·原產地·手工茶·匠心制

但不宜有青氣、焦氣、高火、老火等氣味。聞香的方法有熱嗅、冷嗅及溫嗅。熱嗅即茶葉剛泡好時的香味,冷嗅即茶葉沖泡並冷卻後的香味。

一般來說,茶葉第一泡的香味用來鑑別茶葉的香型以及是否存在異味,第二泡的香味用來判斷茶香的濃淡和強弱,第三泡的香味則用來評定茶香的永續性。

滋味,是指茶湯滋味的濃淡、醇厚、鮮澀、甘甜、鮮爽、青臭味、刺激性,辨別茶湯中香味有否異味及茶葉火候等。

家家美學空間—— 好巖茶·原產地·手工茶·匠心制

品嚐茶湯滋味時,用舌頭在口腔內迴圈打轉,邊打轉邊吸氣,這樣能夠使舌部味蕾充分感受,作出相心的綜合反應。

一般第一泡茶湯用來辨別是否有雜味、品種味;第二泡滋味最好,用來辨別鮮爽度、醇厚度、韻味、回甘等;

第三泡則用來辨別茶葉耐泡性、永續性,以及與第一、二泡的滋味是否基本一致。這到底是茶葉品評的一種常用術語。

家家美學空間—— 好巖茶·原產地·手工茶·匠心制

評葉底時將泡過的茶葉倒入葉底盤或杯蓋中,並將葉底拌勻鋪開,觀察其嫩度、勻度、色澤等。

品鑑一泡茶葉的好壞,從以上五大方面入手,逐漸熟悉以後,就一定會成為茶葉品鑑專家了!

茶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cha-ye-ji-chu-zhi-shi-cha-ye-ji-chu-zhi-shi-de-liu-yao-su/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