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側丘腦的主要功能 – – 背側丘腦

背側丘腦(背側丘腦的主要功能)
by吳曉安
背側丘腦、下丘腦、基底節和內囊、垂體、脈絡叢及腦幹,認識這些解剖結構,更需瞭解其血供來源,有了這些基礎知識,對手術、對疾病的理解大有裨益。繼續分享,大家交流學習。
一、背側丘腦(thalamus)

AChA
PComA的結節丘腦動脈
PCA的丘腦穿動脈、丘腦紋狀體動脈
MPChA和LPChA

二、下丘腦(hypothalamus)

AcomA的下丘腦支
ACA的中央支
PcomA的中央支、結節丘腦動脈
PCA的丘腦穿動脈、丘腦膝狀體動脈

三、基底節和內囊(Basal ganglia and internal capsule)

基底神經節包括:尾狀核、殼核、蒼白球。

前:ACA的Heubner返動脈和中央短動脈(供應尾狀核頭、殼和蒼白球的前外側部以及內囊前肢);
中:MCA的豆紋動脈(供應尾狀核體、殼的中間大部、屏狀核以及內囊後肢上3/5);
後:AChA的紋狀體內囊動脈(供應殼和蒼白球的後內側部、尾狀核尾以及內囊的下2/5);

四、垂體(hypophysis)

1、垂體的分部

腺垂體:包括:遠側部、結節部和中間部。
神經垂體:包括神經葉(正中隆起和漏斗柄)和漏斗。
垂體前葉(遠側部);垂體後葉(中間部+神經葉);垂體柄(結節部+漏斗)。

2、垂體的供血動脈:
垂體的血供:來自ICA,1條IHA,多條SHA。

垂體上動脈(SHA):主要供應垂體前葉。
垂體下動脈(IHA):主要供應垂體後葉。

五、脈絡叢(Choroid plexus)

1、脈絡膜前動脈(發自ICA);
2、脈絡膜後動脈(發自PCA):

L-PchA
M-PchA

六、腦幹(brainstem)

腦幹的血供來自椎-基底動脈系統:

此動脈系統在顱內分出4個大分支,並由這4大支再發出基底支和背外側支為腦幹供血;
同時基底動脈發出小分支(旁正中支、短旋支、長旋支)為腦幹各部供血。

注意:SCA主要給上部小腦供血,為腦幹供血範圍很小。

參考書目:
《臨床中樞神經解剖學,第2版》
《ColorAtlas of Brainstem Surgery.2017》
《應用神經解剖學》
《neuroanatomythrough clinical cases,second edition》
《Neuroanatomy for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and audiology/Matthew H. Rouse》
《Duus神經系統疾病定位診斷學》

以上內容僅為學習交流,如有侵權,煩請聯絡我立即刪除。

往期回顧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bei-ce-qiu-nao-de-zhu-yao-gong-neng-bei-ce-qiu-nao/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