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到底是個怎樣的世界 – – 海底是怎麼樣的

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看點,這裡是探索君新鮮報!
我們熟知的地球有3/2的面積是海洋,大洋最深處可達一萬一千多米,深不見底的大海總能引發人們的無限遐想,一些科幻書籍和電影描繪著潛伏於萬米深海處的巨齒鯊和座頭鯨,更進一步激發了人們的想象。實際上,我們所熟知的海洋生物大多生活在海洋表層,真正的深海生物體型根本沒有那麼大。 今天帶領你從海洋表層出發,垂直往下穿過一萬多米的深海領域,看看各各水層都有那些生物。

海洋深度分為5個水層:海洋上層(200米以上)、海洋中層(200米~1千米)、海洋深層(1千米~4千米)、海洋深淵層(4千米~6千米)、海洋超深淵層(6千米以下)。

以太陽透過的光線強弱來區分,海洋表面到200米深的水域,稱為海洋上層,陽光照射海水,水質較為明亮,顯出藍色;200米到1000米深的水域,稱為海洋中層,這裡陽光光線就不能完全照射海水,往下光線十分微弱,海水略顯深藍色;1000米到4000米的水層,稱為海洋深層,這裡看不到任何陽光,一片漆黑,是一個黑暗世界;4000米以下為深淵層,這裡面更加漆黑。根據資料顯示,人類探索過的海底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至今沒有任何儀器到過。它的深度是-11034米。1960美國的里亞斯特號潛水器下潛深度是10916米,到今天無任何一個機器能打破記錄。

馬裡亞納海溝
海域上層是絕大多生物的匯聚之所,由於陽光充足,浮游植物充分進行光合作用,這類生產者為海洋生態系統注入源源不斷的生產力,比如;磷蝦吃浮游生物,小魚吃磷蝦,大魚吃小魚等等,這樣的模式生成了完整的生物鏈。我們熟知的大型海洋生物如:海豹、海獅、鯨魚、鯊魚等等,大多數都是生活在這個水層。例如;“藍鯨”長可達33米,重可達181噸,為最大的動物。“北極霞水母”體長約74米,為最長海洋生物。“大白鯊”重達3噸,是為最大的掠食性魚類。

北極霞水母
中層海域200~1000米的深度海域,也作為上層與完全黑暗的深層之間過渡帶,微弱的光線在這個水域深度的增加而逐漸消失,不過半深海層和深海層的大部分魚類都有發光器官,以便幫助它們在黑暗中覓食和行動。

深海層水域深達1000~4000米,在這一片黑暗中生物發光是唯一的光源,假如說上層與中層水域是海洋生物的樂園,這一深度的大多數生物相比與它們更適合原地等待獵物上門,以一種極為緩慢的環境生存著。

“小飛象”章魚 (水下深度:300~5000米)
超深淵層水域6000米以下,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帶,存在於海底狹長的海溝中,黑暗籠罩,可謂深淵中的深淵。這種環境下生存的生物數量不多,其中以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為110374米。這裡的生存條件嚴酷的難以想象,物種與生物的數量大大降低,但還是有著一些生物頑強的生存著,魚類,雙殼類、腹足類生物。

馬裡亞納海溝新發現的類似球狀水母新物種,它形態像球形,觸手像蜘蛛,體內會發出紅光與黃光的水母。研究者根據它的外觀,認定屬於水母型別生物,並且戲稱它為“微軟小畫家”。
好啦,關於本期的看點小知識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各位看官的認真閱讀與支援,最後跟大家玩個腦筋急轉彎,什麼花不會凋謝呢?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hai-di-dao-di-shi-ge-zen-yang-de-shi-jie-hai-di-shi-zen-me/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