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病蟲害防治方法
梅花的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炭疽病
主要危害梅樹的葉片,也侵染嫩梢。葉片上的病斑為圓形或橢圓形,葉緣或葉尖上的病斑為半圓形或橢圓形,顏色為黑褐色,后期變為灰色或灰白色,病斑邊緣為紅褐色。病斑上有輪狀排列的黑色小粒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在潮濕條件下可溢出膠質物。病斑可形成穿孔,病葉易脫落。
嫩梢上的病斑多為橢圓形的潰瘍斑,邊緣稍隆起。病原為梅炭疽菌,以菌絲塊和分生孢子在嫩枝的潰瘍斑及病落葉中越冬。成為次年的侵染源,分生孢子借助風力傳播。發病期由4月下旬開始,7~8月份為發病盛期。早春寒潮會推遲炭疽病發生,分生孢子只有在高濕條件下才能萌發,因而在春季多雨,尤其是梅雨季節里,發病嚴重。
因盆栽梅花植株矮化,易被病殘體上的分生孢子侵染。另外,由于雨滴把土表的分生孢子滴濺到植株下部的葉片上,因此盆栽梅花下部葉片往往先發病,而且分布著更多更大的病斑。
防治方法:及時清除梅花植株上和周圍的病殘葉和落葉,剪除有病枝條,集中銷毀,減少病菌的侵染來源;加強日常栽培管理,注意給植株通風透光,降低濕度,多施磷、鉀肥,適量施入氮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休眠期噴灑3~5波美度石硫合劑,可殺死越冬菌;發病初期開始噴藥,1年噴3次可控制危害;常用藥劑有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炭疽福美500倍液,75%百菌清500~800倍液,也可用1%波爾多液進行防治。
毛氈病
此病發生普遍,各地均有發生。毛氈病嚴重破壞梅花葉片的光和作用,使植株生長衰弱,病葉枯黃早落。發病初期,在梅花葉片上會產生白色不規則的病斑,隨后病部隆起,病斑上密生灰白色的毛氈狀物,這些毛氈狀物最后會變為紅褐色或暗褐色,有的為紫紅色,其顏色會因寄主及病原物的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病斑主要分布在葉脈附近,能相互連接,直至覆蓋整個葉片。
病葉上那些毛氈狀物是植物表皮細胞受到病原物的刺激后伸長和變型的結果。發病嚴重時葉片多發生皺縮或卷曲,質地變硬,落葉早。引起毛氈病的病原是四足螨。該蟲以成蟲在植物葉芽的鱗片內或病葉內及枝條的皮孔內越冬。
次年春天,當葉片抽出時,四足螨就隨著葉片的展開爬到其背面進行危害、繁殖。危害不斷擴大,但不會深入到葉肉組織內。四足螨在葉片茸毛叢中隱居。高溫干燥條件下繁殖速度快,夏秋兩季為發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春季在梅花發芽前噴灑5波美度石硫合劑,可殺死越冬的病原,減少侵染來源;可噴灑卵螨酯、三氯殺螨醇、三氯殺螨砜、10%吡蟲啉等,也可埋施15%鐵滅克,均可殺滅四足螨。
穿孔病
此病主要致使梅花葉片受害,偶爾枝條也會受害。受害植株葉片表面病斑散生,呈圓形或近圓形,后期病斑上出現灰褐色的細小霉點。病斑組織易干枯脫落,從而在葉片上形成許多小圓形的穿孔。病害嚴重時,病葉早落,影響植株生長發育。
防治方法:發病期噴灑50%多菌靈500~8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
縮葉病
多在早春梅花萌發時發病,其嫩葉和新葉易受病菌的侵染,被害嫩梢變粗、短縮,葉片密生,病葉葉片皺縮,厚而肉質化,并向葉背卷曲,葉色先為紫紅,后逐漸變成灰白色,嚴重時致使病梢枯死。在早春連續陰雨多霧的氣候條件下,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和蔓延,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該病只危害梅樹幼嫩的組織,在梅花葉芽剛剛膨大還未展開時,可噴灑1%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防治,每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即可見效。
蟲害
危害梅花的主要有紅蜘蛛、蚜蟲、葉蟬、介殼蟲、毛蟲、蓑蛾等,防治時要注意——不能用樂果或敵敵畏!因為梅花對這兩種藥劑極為敏感,易對其造成藥害,輕則傷葉,重則造成落葉,影響植株生長和花芽分化。可用20%三氯殺螨醇乳劑800~1000倍液或2.5%的敵殺死乳劑3000倍液噴灑防治。
蛀食梅花枝干的害蟲主要有天牛、吉丁蟲,可用50%馬拉松或鋅硫磷乳劑100倍液防治,用針管將藥劑注入蟲孔,再用泥巴堵塞蟲孔來進行殺滅。
版權宣告:
作者:Riley.Chou
連結:https://sh100k.com/%e6%a2%85%e8%8a%b1%e7%9a%84%e7%97%85%e8%99%ab%e5%ae%b3%e9%98%b2%e6%b2%bb%e6%96%b9%e6%b3%95/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