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的圖片資料

合歡的小葉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晝開夜合”,就好像會“夜晚睡覺”似的,因此,日本人給它起了個很有趣的名字“sleeping tree”,即“睡眠樹”,在波斯語里也因此特性而為其命名為“night sleeper”,即“夜間睡眠”。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合歡的資料。合歡屬的同屬植物較多,植株形態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常被人們誤認為是一種,下面將幾個常見的同屬栽培種作一個簡要的介紹,以供區別。

合歡屬的最新統計的同屬植物約有150種,均為落葉喬木,廣泛分布于亞洲、非洲、大洋洲的熱帶、亞熱帶及暖溫帶。我國產15種,另外引入栽培數種,大都可用于園林綠化栽培,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楹樹(A.chinensis(Osb.)Merr),喬木,高達30米,樹皮為暗灰色,平滑,老樹顯粗糙;小枝綠色被有黃色柔毛。羽片8~20對,小葉20~46對,長0.6~0.9毫米,總葉軸被茸毛。頭狀花序3~6集成圓錐狀大花序,花色為米黃色至淺綠白色;莢果帶狀,長7~15厘米。花期3~5月,果期7~8月。產于廣東、海南、福建、臺灣、廣西、云南、貴州東南、西藏墨脫等地;浙江南部、江西南部及湖南南部、四川攀枝花市附近河谷地帶有栽培。印度及東南亞各國也有分布。生長快、耐水濕,也耐干旱瘠薄。為優良的庭蔭樹和行道樹種。

楹樹的圖片

南陽楹(A.falcata(L.)Backer),大喬木,高45米,冠幅可達20米,主干直,分枝粗壯,樹皮為灰青色至灰褐色,平滑。羽片11~20對,小葉10~21對,長1~1.5厘米。頭狀花序排列成穗狀花序或由多數穗狀花序再組成大圓錐花序。花淺綠白色,莢果長8~13厘米。產于印度尼西亞馬魯古群島,現廣泛種植于亞洲、非洲熱帶地區,我國海南、臺灣、廣東、廣西、云南及福建沿海低平地區都有栽培。為優良的庭蔭樹、行道樹和廣場遮蔭樹。但抗風力稍差,極易被風折斷。

南陽楹的圖片

白花合歡(A.kalkora Prain),喬木,高20米,小枝黃綠色。羽片2~6對,小葉4~12對,長圓形,長1.5~4厘米。兩面疏被黃色絹毛。頭狀花序3~4簇生葉腋,花白色,產于長江流域以南亞熱帶地區。相近種有:山合歡(A.macrophylla(Bge.)P.C.Huang),小枝紫褐色或棕褐色;頭狀花2至多數排列成傘房狀大花叢生小枝頂,花有時為淡粉紅色。產地從河北往南,由于常與白花合歡相混生,以往多被誤以為是一種。在北方也稱白花合歡、花旦、山槐。北京、天津山區都有分布,四川都江堰沿岷江沿岸多野生。花期與花環相近。

合歡的圖片

合歡的基本常識

中文名:合歡
別名:夜合花、絨花樹、馬纓花、夜合樹、合昏
學名:Albizia julibrissin
英文名:Lenkoran acacia,bastard tamarind,sleeping tree(in Japan),Nemu tree(in Japan),night sleeper(Persian name)
植物科屬:豆科(Leguminosae)合歡屬(genus Albizia)
園藝分類:落葉喬木
開花季節:夏季
花期:6~8月
果期:9~10月成熟
花香:具有清香氣味
花色:合歡的花瓣短小而不明顯,其雄蕊細長如絲伸出花瓣,顏色鮮艷,有粉紅色至深紅玫瑰色。

合歡的原產地

合歡原產于亞洲南部和東部,從東到中國,伊朗和朝鮮。我國北起太行山南段,沿黃河以南各地,甘肅天水、秦嶺以南皆有分布;東南亞及南亞、小亞細亞直至北非也有分布,為廣布種;我國北起遼東半島、河北、北京、山西中部以南多有栽培。

版權宣告:
作者:Riley.Chou
連結:https://sh100k.com/%e5%90%88%e6%ac%a2%e7%9a%84%e5%9b%be%e7%89%87%e8%b5%84%e6%96%99/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