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珙桐(鴿子樹)?

珙桐為世界知名的觀賞樹木,花的兩片白色葉狀苞片似鴿子的翅膀,暗紅色的頭狀花序如鴿子的頭部,綠黃色的柱頭像鴿子的喙,盛花時期,猶如滿樹群鴿棲息,山風吹佛,萬花振動,好像一群白鴿躍躍欲飛,蔚為壯觀,因而得名“鴿子樹”。現在瑞士日內瓦街頭和美國白宮前的鴿子樹,每到盛花時節,滿樹“白鴿”,尤為壯觀,以“Chinese dove-tree”名傳全球,廣為世界人民所知。

有人覺得它的兩片白色苞片很像掛在樹上的手帕,尤其像是用來束發的手帕,因而給了它一個“Handkerchief tree”(手帕樹)的雅稱。仔細看看,還真有意思,不知道姑娘們要把這么多的手帕扎在樹枝上需要多大的耐心呀!

珙桐樹圖片

珙桐的資料

中文名:珙桐
別名:鴿子樹,白鴿花樹,中國鴿子樹
學名:Davidia involucrata
英文名:Dove tree,Chinese dove-tree,Handkerchief tree
植物學分類: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植物科屬:紫樹(珙桐)科(Nyssaceae),珙桐屬(Davidia)
園藝分類:落葉喬木
開花季節:春季開花
花期:4~5月
果期:核果9~10月成熟
花色:花序為暗紅色,大苞片初為綠色,后變為乳白色,最后變為棕色。
葉色:葉片上面為深綠色,下面密被淡黃色絲狀柔毛,向陽面常為紅褐色。
果色:成熟時為紫綠色,有銹色皮孔。

珙桐樹的產地及分布

珙桐樹為中國特有植物,廣泛分布于我國中部及西南部地區。分布區東起湖北西部的神農架、恩施,湖南西部、貴州、陜西的鎮坪,經大巴山、巫山、金佛山、大小涼山,北接峨眉山至川西,川北至甘肅文縣,往南連接云南西北部的淮西、中甸、德欽至西藏東南部的廣大范圍。自然分布于1300~2500米海拔的中高山地,多在闊葉落葉混交林中,或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也有落葉闊葉與針葉林混交林共生,有散生,也有成數十株小片純林。

珙桐和銀杏、水杉一樣也為第四紀冰川期后的孑遺植物,為中國特有,極為珍貴。在100萬年前,珙桐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后來由于地殼的劇烈運動和氣候突變等原因,大為衰退,致使全世界大部分珙桐滅絕,只有個別地方生存下來,才保留到今天。

由于珙桐的一些生物學特性尚未完全摸清,故自1862年法國傳教士戴維德(Armand David)在四川寶興縣的穆坪發現后,采得了標本,后經Baillon(巴依濃,Henri Ernest Baillon法國植物學家)鑒定定名發表,1900年英國人威爾遜專程來華在四川、湖北采得不少種子寄回英國和美國,以后又傳到德國、瑞士等歐洲國家和美國,他們栽培成功后譽為“中國鴿子樹”(Chinese dove-tree),名傳全球。

20世紀30年代我國四川大學方文培教授,在峨眉山考察植物時發現有分布,并移植3株植于成都少城公園(現人民公園),引起植物學與園藝學界的注意,但很快爆發了中日戰爭,相關的科研無法開展。新中國成立后,有關植物園曾試圖對它進行研究,但因條件限制,僅從國外引入種子試驗,數量少,未獲結果。

1954年關于朝鮮戰爭的一次會議在日內瓦召開,周恩來總理出席會議期間,正值珙桐開花,周總理十分欣賞,并得知原產我國,回國后曾指示當時的林墾部試驗開發,也由于各種原因,始終未能認真開展試驗研究。直到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以后,我國全面進入改革開放后,貴州植物園、武漢植物園、西安植物園及鄭州航空學院及林業部先后立題:開展資源調查,引種栽培等方面的試驗研究,并進行異地保護。

現貴陽、西安、武漢、上海、杭州、北京都已有人工栽培,并已大致查明了分布情況,生境環境、主要栽培技術等,但有關生理機制還未完全揭示清楚。故仍僅限于少數地域栽培,還需深入研究。

珙桐屬僅一種,它還有一個變種光葉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var. vilmorinana Wangerin),區別在于除了葉下面脈上和脈腋有柔毛外,其余各處均光滑,多與珙桐同處混生。

版權宣告:
作者:Riley.Chou
連結:https://sh100k.com/%e4%bb%80%e4%b9%88%e6%98%af%e7%8f%99%e6%a1%90%ef%bc%88%e9%b8%bd%e5%ad%90%e6%a0%91%ef%bc%89%ef%bc%9f/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