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蘭的圖片資料

文殊蘭葉叢優美、淡綠、素雅,花潔白、清秀、芳香宜人,是一種優良的園林和室內裝飾花卉。文殊蘭全株有毒,當中以鱗莖毒性最強。誤食可引致嘔吐,腹痛,先便秘后劇烈下瀉,呼吸不整,脈搏加快,體溫上升等;大量誤食可引致神經系統麻痹而死亡。

文殊蘭的主要變種有:中國文殊蘭(var. sinicum. Baker),葉緣波狀,花被筒與裂片均較本種為長,有花葉類型。花期春、夏季。

文殊蘭的同屬植物約有100種以上,多數分布于南北半球熱帶及亞熱帶海岸,偶有生于河畔沙地或沼澤附近,常見的栽培品種有:

西南文殊蘭(C. latifo lium L.),又叫印度文殊蘭。株高30~60厘米。鱗莖球形,直徑達15~20厘米,頸部短。葉片帶狀,長約70厘米,寬3.5~10厘米,傘形花序著花10~20朵。花高腳碟狀,白色有紅暈;花被筒長約9厘米,稍彎曲,帶綠色,檐部水平開張,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長約7.5厘米,寬約1.5厘米,外側中央淡紅色。小花梗極短。花期夏季。原產我國云南、廣西、貴州;以及越南、印度和馬來西亞。生于河床沙地上。

文殊蘭的圖片

長葉文殊蘭(C. longiflium),葉片較狹窄,寬不及8厘米,邊緣粗糙有小鋸齒。花12朵左右,漏斗狀,白色或粉紅色。原產南非。本種有紅花和白花兩個變種。

南非文殊蘭(C. longifolium Thunb.),又叫好望角文殊蘭。株高40~60厘米。鱗莖為長頸瓶狀。葉片多數,帶狀,長約1米,寬約7厘米;邊緣具鋸齒,有白霜,花葶長7~11厘米,花被裂片與筒部幾乎等長。白色,外側帶紅暈。花期很長,夏季開花。原產南非。本種較為耐寒。有白色變種。花鐘形,白色,比原種美麗,耐寒性強,用作雜交的親本。

穆爾氏文殊蘭(C. moorei Hook. F.),又叫粉花文殊蘭。株高60~150厘米。大型鱗莖卵形,直徑約15厘米,高約45厘米,子球多數,葉片12~15枚,帶狀,革質,長60~90厘米,寬7~11厘米,鮮綠色,葉緣有款鋸齒,傘形花序著花6~10朵。花白色帶粉色。筒部長約10厘米,帶綠色。有芳香。花期夏季。原產南非的納塔爾和卡布拉利亞。有白花和葉片上有黃色條紋的斑葉變種。

紅花文殊蘭(C. amabile Donn.),又叫蘇門答臘文殊蘭,是花色最艷麗的一種。株高60~100厘米。鱗莖較小,頸部長約30厘米。葉片20~30米;葉片長90~120厘米,寬7.5~10厘米,帶狀,全緣,鮮綠色。花大,碟狀,20~30朵小花聚生成傘形花序,有強烈的香氣;花被筒部暗紫色,長8~12厘米;花被裂片內面白色或帶紅色有紫紅色縱紋,反卷,長10~15厘米,寬1~2.5厘米,其外側紫紅色。花期夏季,不能結實,子球繁殖。原產蘇門答臘,我國云南多有栽培。

北美文殊蘭,鱗莖生匍匐枝,卵形,頸部短,直徑約10厘米。葉片6~8枚,狹帶形,長1米多,寬4~5厘米;鈍頭,緣具細齒。花葶高50~75厘米。著花2~6朵,一般為4朵花,乳黃色,有香氣。裂片線形,筒部與裂片等長或稍長,綠色,花期春季至夏季。原產北美喬治亞州和佛羅里達州的河湖地帶。

斯里蘭卡文殊蘭(C.zeylanicum L.),鱗莖球形,直徑12~16厘米,頸部短。著生葉片6~12枚,帶狀,長60~90厘米,寬7~12厘米,鮮綠色。花葶粗,著花10~12朵;花漏斗形,筒部長7~15厘米,彎曲;裂片長橢圓狀披針形,頂端尖;花白色,具紅色條紋,有香氣。花期早春。原產亞洲和非洲熱帶。

寬葉文殊蘭(C. moorei),葉片寬大,邊緣光滑,花漏斗狀,玫瑰紅色。產于南非。

文殊蘭的基本常識

中文名:文殊蘭
別名:白花石蒜,十八學士
學名:Crinum asiaticum
英文名:Poison bulb(有毒的鱗莖),grand crinum lily,Spider Lily
植物科屬:石蒜科(Amaryllidaceae),文殊蘭屬(Crinum)
園藝分類:多年生常綠球根草本花卉
開花季節:秋季開花
花期:花期很長,7~9月。
花香:具有芳香
花色:白色花
原產地及分布:原產亞洲熱帶,我國海南省有野生分布,廣東、福建和臺灣也有分布。常生于海濱地區或河畔沙地。原種產于印度。

版權宣告:
作者:Riley.Chou
連結:https://sh100k.com/%e6%96%87%e6%ae%8a%e5%85%b0%e7%9a%84%e5%9b%be%e7%89%87%e8%b5%84%e6%96%99/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