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娜卡列尼娜》談讀者的閱讀視角

今天初讀到《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五部第七章,對托爾斯泰的寫作風格有了一個總體印象。

從故事情節來看,這本書完全可以拆分為四個獨立的愛情故事,既安娜與費龍斯基,基季與萊溫,多莉與阿爾卡季奇,安娜與卡列寧。作者通過這幾個人物之間的錯綜復雜關系,巧妙地將這四條愛情主線融合在一本書里。

托爾斯泰的文字相對溫和,著者介入也不明顯,因此讀者在閱讀時不會太注意作者的存在。綜合這段時間看過的幾本書,對作者文字表達方式帶給讀者的視角做一個對比:

《安娜卡列尼娜》。讀者仿佛親眼看到作者描述的場景,但只是坐在看臺上,是純粹的觀眾視角,沒有太多參與感。

《堂吉訶德》。作者是站在臺上的說書人,讀者坐在臺下聽故事。讀者清楚自己享受的就是神話故事,因此并沒有身臨其境的要求。

《尤利西斯》。這是純粹的意識流小說,讀者必須進入小說里的人物內心,站在角色的視角才能閱讀下去。看這本書,讀者必須與作者創造的環境進行互動才能領會主題思想。因此,讀者的參與感最強。

《幻滅》。這是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的其中一部。巴爾扎克在小說過程中,會時不時地跳出來評論幾句,說出自己對角色的看法。讀者是以坐在戲院里看演出的視角看這本書,雖然劇情精彩,但不會有太多身臨其境的感覺。

此外,《包法利夫人》的讀者視角與《安娜卡列尼娜》很相似,但福樓拜采用的是單軌結構,因此對人物的描寫更細膩,能讓讀者更多了解角色的內心世界。

版權宣告:
作者:Riley.Chou
連結:https://sh100k.com/%e4%bb%8e%e3%80%8a%e5%ae%89%e5%a8%9c%e5%8d%a1%e5%88%97%e5%b0%bc%e5%a8%9c%e3%80%8b%e8%b0%88%e8%af%bb%e8%80%85%e7%9a%84%e9%98%85%e8%af%bb%e8%a7%86%e8%a7%92/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