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會交換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是一個心理學概念,認為人類是基于能通過行動或不作為獲得價值和好處的自我認知做出社會決策。這種潛在假設聲稱:人們評估所有社會關系以確定能從他們得到的好處。這種理論在經濟學和金融領域通常用最常見的語言表達。一開始會給人刺耳的感覺,但專家往往認為,企業在如何理性決策和人們如何行為之間有許多重要的相似之處。

基于這一理論,人們只在期望得到一些個人利益時才會慷慨大方。這種自我犧牲獲得個人利益的例子包括來自受贈人的感激之情等。該觀點強調了這些善舉的預期回報,也就是互惠互利。

用社會理論描述社會環境的人通常用“收益”,“獲利”,“成本”和“支付”等經濟學術語。這些詞匯最經常用于企業或金融交易時的描述,但根據許多社會心理學家的說法,他們也與人際交往密切相關。從某種程度上講,該理論是把人當作經濟容器來對待,這有助于將人類互動概念化,因為計算決策有一定模式,而不是主觀和沖動的情緒反應。

這一理論基本上認為,人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評估每一種社會狀況,然后把這與他們認為可能得到的回報聯系起來。潛在利益越大,人們越愿意在一種關系中投入更多。

社會交換理論的起源

社會交換理論是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出現和流行的。美國社會學家喬治·霍爾曼被廣泛認為是該理論的創建者,并且學者們在霍爾曼發表了描述該理論的論文后開始嚴肅認真的討論它。此后,他還在多篇文章和書籍中擴展了這一理論。

滿意度的重要性

該理論的其中一個主張是人們在特定關系內,基于個人滿意度選擇社會互動。如果得到的多余給予,人們通常有很高的幸福感。另一方面,如果人們感覺自己給予的多于得到,會認為這種關系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理論家推測,無論是否知道,幾乎所有人在權衡從特定關系中得到什么時都會做這些計算。

在人們結束他或她覺得不值得社會投資的一段關系時,往往取決于可有的選擇。認為自己在其他關系中表現更好的人更可能離開,而感覺沒有更好選擇的人更可能留下來。交換理論試圖量化這些選擇,使它們更容易識別。

個人角色

社會交換理論被許多心理學家認為是高度個人主義,意味著它假設人們是基于個人利益評估所有人類社會互動。這種假設否定了真正利他主義的存在,并認為所有決定都是出于自我服務的動機。批評者在試圖找出核心論點的邏輯或結構缺陷時,經常指出這一理論的特定方面。

版權宣告:
作者:Riley.Chou
連結:https://sh100k.com/%e4%bb%80%e4%b9%88%e6%98%af%e7%a4%be%e4%bc%9a%e4%ba%a4%e6%8d%a2%e7%90%86%e8%ae%ba%ef%bc%9f/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