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單身一直爽是真的嗎?

當下環境中,催動大部分人去戀愛的動力,並不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戀愛需要”,而是被大環境施加在個人身上的兩種壓力:一個叫“普世婚戀觀”,一個叫“求偶焦慮”。大環境在給年輕人施加這兩種壓力的同時,鼓吹消費主義、社達主義以及男女矛盾,以增加戀愛難度和戀愛成本。換句話說,一邊逼你戀愛,一邊瘋狂漲價。

以上所說的婚戀大環境,而在婚戀大環境以外的社會大環境中,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大多數人籠罩在一種對於生活的常年焦慮之中,年輕人背負了過多莫須有的壓力,變得更沒有精力和心氣去談戀愛。

這就造成了年輕人的雙重壓力,“過好自己”與“戀愛結婚”變成了一道“是上刀山還是下油鍋”的選擇題,而事實是你無論選擇哪個,都不大可能得到幸福。

1.從上一代傳下來的“普世婚戀觀”。

與我們父母那一代人不同,90後以及00後處於一種“隨處是幻夢、隨處是泡沫、跨前一步啥也沒有、後退一步跌入地獄”的生活狀態當中。

而父母那一代人,從學生時代起就沒什麼壓力,不需要任何形式的競爭,大了之後一起等分配,大部分都進了國企,作為一個光榮而自豪的“工人老大哥”揮汗勞動著。大家都沒怎麼讀過書,都有正式工作,貧富也都差不多。他們不用自己買房子,也不用擔心丟了鐵飯碗(至少在他們當時是那樣的)。

他們的生活,無非就是白天上班掙錢、為祖國做貢獻,下了班之後下下棋、看看電視,這樣的單調淳樸的日子。在他們的世界裡,人與人沒什麼不同,大家都想法簡單,也沒什麼三觀差異。他們相信愛情,崇尚結婚生子,崇尚家庭團聚的“天倫之樂”。他們相信自己的想法都是正確且理所當然的,他們把他們相信的東西自然而然地加註在自己的子女輩身上。

這也構成了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到了什麼年紀,就做什麼樣的事,人到了年齡就應該戀愛/結婚”。這就是我說的“普世婚戀觀”。

2.當代年輕人生活現狀。

現在年輕人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從小克服著自己的天性去唸那些該死的書,接受著中國式家長的“虐待與溺愛並存”的獨有教育模式,戰戰兢兢地參加每一次考試,恐懼著“以後成為街邊乞丐被壞人挖走器官”,夢想著“以後成為人上人飛黃騰達”。

長大以後,多數人並不能飛黃騰達。有的人從小就聰明絕頂,是村里的驕傲、“木葉的英雄”,使盡渾身解數考了個大學,以為自己變成了龍傲天,結果留在大城市當了個會計,月薪幾千元,不僅連房都買不起,甚至租房也捉襟見肘。白天挨著老闆和關係戶的欺負,晚上獨自回到破敗的“青年公寓”,吃著十塊錢的盒飯抹淚。打開手機,滿屏都是“內捲”“中年危機”“漲價”“抑鬱症”,要么就是“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年輕人也不知道為啥一切會是這個樣子,但他明白這就是自己要面對的一輩子。

普通人就算不加班,一天也頂多只有四個小時的可支配自由時間,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根本留不出談戀愛的閒暇。兩個小時看小說,一個半小時​​打遊戲,就只剩下半個小時了,還有一堆事情想做,看動漫、刷知乎、刷抖音、畫畫、聽音樂、學習一門外語、看哲學、寫文章、跑步、看電影,到底應該干點什麼呢?這半小時又能幹些什麼呢?想到這半小時一過,就要去睡覺,明天又要在鬧鈴中醒來,耷拉著眼睛拖著還沒睡醒的身子去上班,就一陣頭痛欲裂。

朝八晚五、不奮鬥的人況且這樣,那些996的人呢?從哪去擠時間談戀愛呢?

3.個人價值和婚戀價值的融合以及求偶焦慮。

如果我們的社會變成日本那樣的低慾望社會,全民皆宅、不婚不戀的話,倒也算是一種歸宿。

然而我們的環境氛圍非常不友好,不僅瘋狂鼓吹全民婚戀,還鼓吹社達,鼓吹小三,鼓吹買房,鼓吹綠茶,鼓吹海王,鼓吹“性魅力”,鼓吹多偶,鼓吹約炮百人斬。

無論因為什麼原因,只要是沒戀愛、沒結婚的人,統統受到歧視。針對女性,有“大齡剩女”等羞辱;針對沒錢男性,有“屌絲”“底層”“老處男”“loser”“老光棍”“娶不起媳婦”等羞辱;現在甚至連優秀或者有錢的男性,只要情場上不優秀,都開始被套上了各種花樣羞辱,“直男癌”“情商低”“做題家”“老實人”“low逼”等各種新名詞接連不斷地被創造。輿論氛圍也是越來越歪,比如知乎相關彩禮問題下,很多高讚不去從正確與否的角度去探討事情,而是嘲諷別人“沒彩禮就娶不起媳婦”。

也就是說,在一系列的輿論扭曲下,“能否獲得異性青睞”、“斬獲異性的質量與數量”成為了判斷一個人強弱好壞的標準。

這個題目下的其他答主的高讚回答,也可以看出端倪,某些答主單身二十多年的最大不平衡是“我為啥就沒對像啊,我沒那麼差啊”,可見, “有對象”和“優秀”這兩種概念已經在大眾心裡變成了互為印證的關係。沒有對象的人,都被賦予了強烈的求偶焦慮。

一般的人不一定都想讓人覺得自己很成功,但絕對不能容忍自己被人看成loser,正所謂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所有的人都在拼命擠入婚戀場,沒錢的拼了命掙錢,有錢的學習各種pua一類的理論,只為獲得一個好對象,來證明自己不是沒人愛的,自己是有價值有魅力的,自己不是loser、更不是做題家。

很多人都在未曾真正地思考過戀愛之意義的情況下,為了證明自己“有進入戀愛的價值”就輕輕鬆鬆地當掉了自己的一生。不是為了獲得什麼,而是為了補全自己當了二十多年“沒人愛のloser”的心靈創傷。

4.“孤獨”與愛情神教。

眾所周知,當下社會是沒有信仰的社會,人們普遍都是無神論,也不信什麼因果報應,更沒有某種關於生存意義和為人處世的公認正確的價值導向。

文化和思想的大爆發,古今中外各種思想形態的融入,以及人民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自我意識的覺醒,都促成了當下人與人之間三觀差別迥異的社會環境。

每個人內心的最深層想法,都不能被他人觀測、認知和理解。

因為不被理解,所以渴求理解。這種對被理解、被觀測、被肯定的強烈渴求感,便是孤獨。

消解這種孤獨感有兩種辦法,一是找到現實中和你心心相印的知己或者伴侶,難度極高;二是去虛擬世界體驗“聯結感”,以補足自己現實中的空虛,這也是日本動漫崇尚溫柔、崇尚情感互動的原因。

目前從虛擬世界獲得聯結感的途徑也有兩種,一種是上網,與網友互動、或者是看別人的故事,但目前的網絡兩性環境極其惡劣,男女衝突嚴重,很多人在網絡上的情感領域找到的不是被善意理解的滿足感,而是被異性敵視和對立的崩塌感,這反而使孤獨感更加強烈;另一種是從文藝作品中尋找情感滿足,比如歌曲、小說、遊戲、電影、動漫等等。

而文藝作品中對“愛情”的過分神化,衍生出了愛情神教。愛情成為人們在骯髒濁世中唯一的信仰與救贖,被視為至純至美至高無上之物、人生的最高意義與追求。

我並不反對文藝作品誇大愛情,因為文藝作品的本質就是誇大,通過誇大平凡的事物,來為觀看者提供精神支撐與信仰,精神支撐與信仰則對人的生存十分必要。

但是“愛情”要素是否在文藝作品中佔有比重過大呢?而以愛情為核心的文藝作品,是否又在文藝作品中佔比過大呢?看看歌曲、電視劇、電影、動漫,莫不如此。

對愛情的過分重視,使人一葉障目,把愛情當做生活的唯一,而忽視生活中其它值得作為精神支撐的東西,這無疑會造成--內捲。一方面更多地加深了人們對愛情的渴求感,二方面內捲的情場領域增加了人們對愛情求而不得的可能性。

以上四點,共同鑄就了當下環境略為扭曲的婚戀世界,以及年輕人注定扭曲的人生。無論怎樣選擇,最後一定會後悔,這不是一個“魚和熊掌”的選擇題,而是一個“上刀山還是下油鍋”的選擇題。

正常的婚戀關係,應該是人人都能正視戀愛和婚姻,但不執迷於此。男女都能無視性別地與對方做普通朋友,然後憑運氣和緣分產生戀愛感情,並過渡為情侶,單身的人也能得到幸福和尊重,親情、友情、興趣、愛好、或者別的東西都可以成為並不比愛情低級的畢生信仰,這樣的世界才是自由戀愛的世界。而當下,只是渾濁扭曲、人人焦慮的婚戀市場罷了。

版權宣告:
作者:Julie Selby
連結:https://sh100k.com/%e4%b8%80%e7%9b%b4%e5%96%ae%e8%ba%ab%e4%b8%80%e7%9b%b4%e7%88%bd%e6%98%af%e7%9c%9f%e7%9a%84%e5%97%8e%ef%bc%9f/
來源:SH100K – 生活百科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THE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